第3部分(第3/4 頁)
燒煤的,他的工作就是剷煤。那時霍英東干得非常吃力,回到家裡全身骨架像散了似的,倒下床就呼呼入睡了。他只幹了9個月,在老闆裁員時給解僱了。後來,霍英東又到太古船塢掄大錘打鐵,到機場當苦力,到倉庫去幫人磅米。直到他母親傾其所有和他人合股在灣仔鵝頸街開了間雜貨店,霍英東才結束打工生涯,開始管理這家雜貨店。
霍英東20歲時,買了一條舊的運輸船僱人到南沙群島冒險採海草賣錢,結果沒有賺到錢,幾乎喪命於荒島。25歲那年,霍英東與別人合股成立公司。再後來,霍英東苦盡甘來,時來運轉,從房地產發跡,又從挖海沙、承包工程中賺到很多錢,事業逐步發展,最終累積了億萬家財。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忍受常人不堪忍受之苦(2)
在20世紀30年代裡,印度尼西亞富商林紹良還只是一個小夥計或者跑單幫,出賣勞動血汗的人。他每天必須在三更半夜,大地一片黑暗的時候就起身,用手工磨碎咖啡豆,然後用舊報紙分包成1盎司(1盎司=28�3495克),或者半盎司的小包,騎著單車跑到六七十公里外的三寶壟市,在那裡兜售咖啡粉。林紹良在回憶自己從“單車跑街的小販”開始幹起的經歷時,總是教導家族成員和企業員工要勤苦耐勞,不要背棄吃苦耐勞原則。
在私營企業中,企業掌舵人往往是一個多面手,既是總裁,又是日常工作的顧問,也是處理難題的能手,他們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0多個小時。被稱為“標準型工作狂”的臺塑董事長王永慶,每天早晨4點鐘起床跑步6000多米,然後開始工作,除了吃飯時間之外,從不間斷工作,連看電視的時間都沒有。他的家族成員和員工稱他是“像是24小時上緊的發條”。胡應湘、蔡萬霖、霍英東、王安、莊永競、陳玉書、吳水閣等,都是這樣有名的“工作狂”。
吳水閣從10多歲開始謀生,艱苦創業,刻苦耐勞,終於成為新加坡第五大銀行老闆,而且還投資到橡膠種植、棕油等行業,現在已擁有馬來西亞種植股森美蘭公司、印尼維基尼亞橡膠公司等。不管是銀行業,還是種植、加工業,吳水閣都勤於深入第一線。他雖然是老闆,但每天上班總是比員工到得早。直到快90歲了,他仍堅持每天上班視察業務。他的這種勤勞精神在無形之中對家族成員和企業員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可以說,上述這些傑出的代表人物,都是用辛勞的汗水奠定了自己的基業。他們艱苦奮鬥的經歷,早已演繹為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傳給了家族成員和企業員工,成為企業奮進的動力,不僅是企業的一大競爭優勢,也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2�敬業忠誠負責任
山西商幫的興盛,與其艱苦創業的精神密不可分。晉商主要從事長途販運,終年風餐露宿,酷暑嚴冬,盜匪橫行,丟命失財時有所聞,處處表現出艱苦創業、無畏冒險的敬業精神。掌櫃、夥計合力同心艱苦創業,任勞任怨、不計艱辛的執業態度,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和票號企業文化。票號掌櫃、夥計長年伏案勞作,經常熬夜,加上環境陰暗潮溼,半數以上的得癆病,他們毫無怨言,仍是一絲不苟,愛崗敬業,形成一支特別能戰鬥的票號業隊伍。
日升昌票號海南分號的郝可久,攜帶大量錢款從海上乘船回山西總號。途中遇到颱風,飄流到菲律賓,輾轉三個月才回到總號,錢款無一缺失。廣西分號的白沛李攜帶錢物回總號,途中遭遇到土匪,他趕緊將錢物埋到樹下,與土匪巧妙周旋,終於滿載而歸,銀錢分文未失。商號夥友忠心事主、協力同心的敬業精神由此可見一斑。做到錢物不丟,滿載而歸。正是由於夥友這樣執著堅韌的敬業精神,使票號業長盛不衰。
晉商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頑強的毅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在品行修養上“重信用、除虛偽、節情慾、敦品行、貴忠誠、鄙利己、奉博愛、喜辛苦、戒奢華”,在經營上一絲不苟,受一事諾一言,且終身不渝。這種良好的品行和嚴謹的經營作風,體現出了對工作、對事業強烈的責任感。
“蔚豐厚”票號分號經理李宏齡在任上海分號經理時,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取道漢口返晉休假。漢口分號經理侯克明對李宏齡說,“江西撫臺奏定立案,每月接濟甘餉3萬兩,由南昌分號一家領匯,可是總號信電俱至,讓遞稟退辦。在南昌各錢鋪聞訊,紛紛來漢口探聽兌費,企圖領匯。果若如此,我南昌分號恐不能立足。”
李宏齡說,“既然總號措置有誤,為何不向總號攔阻?”侯克明說,“此事我不能插手。”李宏齡最後說:“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