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乃是〃稟受天然之理〃的意思。既然受天然之理,又哪裡用得著人為?聖人有人的形體,而沒有人的感情。有人的形體,所以能和人相處;沒有人的感情,所以沒有非觀念。和人同類的是渺小,和天相合的才是偉大啊!(《莊子》內篇第五章《德充符》)
三、無用的樹
有一個名叫石的木匠到齊國,經過曲轅,看見一株祭土地神的櫟樹。這棵樹大極了!樹蔭下可以臥牛千隻,樹幹的圓徑有百圍,幹身象山那麼高,直到八丈以上才有樹枝;可以用為造船的材料,就有幾枝。看的人多極了,而木匠卻看都不看,就走了過去。他的徒弟飽看一番後,追上木匠問道:
〃自從我拿斧頭跟隨先生學藝以來,從未見過這麼好的木材。可是先生卻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這是什麼道理?〃
木匠說:〃算了吧!別提了,它只是株沒有用的散木而已。拿來做般,就要沉;用做棺材,腐敗得快;用做器具,又不結實;用做門窗,會流汁液;用做屋柱又會生蛀蟲,簡直是毫無用處可言。就因為它沒有用處,所以才這麼長壽。〃
木匠回家後,夜裡夢到櫟樹對他說:〃你打算把我比做什麼?有用的大樹嗎?你且看那桃、梨、橘、柚、瓜果之類的樹,果實一成熟,不是被敲就是被打,弄得大枝折,小枝扭,以致半途枯萎,這就是為何它們不能長壽的原因。說來說去,還是它們自己招來的禍患。
〃一切有用的東西都是如此。我曾利用不少時間找尋一條對人沒有用處的路,好幾次差點死於非命,現在總算找到了。對我來說這條路就是最有用的路。假如我對人有用,怎能活到這麼大的歲數?再說,你我都是物,為什麼彼此要互相利用?你這快死的無用人啊!哪裡知道無用樹木的本意?〃
木匠醒來,把夢中的經過告訴了他的徒弟。徒弟聽後,說道:〃它既然渴求無用,為什麼又要充當社樹呢?〃
木匠回答說:〃別做聲!它是特地託身在神社,任人譏評的,這樣才能顯出它的無用。它如果不做社樹,不是還會被人砍了作柴燒嗎?它保全自己的方法與眾不同,不是一般常理可以解釋的。〃
南伯子綦到商丘這地方遊玩,看見一棵大樹,與眾不同。假使有一千輛的四馬大車在此乘涼的話,都可停在它的樹蔭遮裡。
子綦驚奇地說道:〃這是什麼樹啊?它一定比普通的樹要好。〃於是抬頭看看細枝,大都彎彎曲曲不能做棟樑;低頭看看樹幹,又盤結鬆散不能做棺木,舐舐它的葉子,唇舌立刻受傷腐爛;嗅嗅它的氣味,居然能讓人昏睡三天不醒。
於是子綦恍然說道:〃這真是無用的樹木啊!難怪它能長得這般大了。神人不也是應用這個方法來保全他的天真嗎?〃
宋國有一個地方叫做荊氏的,最適宜種楸、柏和桑這種樹木,長到一握粗的,就被砍去做猴子的籠子;二三圍粗的,就被砍去造屋樑;七八圍粗的,就被富人取去做棺木了。所以還沒等到壽命終了,就半途喪命在斧頭的刀口下。這就是木材有用的害處。
自古以來,凡是白額頭的牛,高鼻子的豬,生痣瘡的人,都不會去祭祀河神。掌祭祀的認為它們是不吉祥的東西,所以不曾取用過。但是所謂的不祥,正是神人以為最吉祥的。(《莊子》內篇第四章《人間世》)
四、隨俗
尊重古代,鄙視現代,是一般世俗學者的行為。如果以豨韋氏的眼光來看當今之世,有哪一個不是隨波逐流的?惟有至德的人能夠和世俗混合,而不流入邪途;依順世人,而不失去自我。(《莊子》雜篇第二十六章《外物》)
第73節:第二十三章 同於道
第二十三章 同於道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30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語譯]
無言才能合於自然的道體。所以狂風颳不了一清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興起風雨的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況渺小的人類呢?
凡人立身處世,應以自然的道體為法,是的應該還他一個是,非的應該還他一個非。所以從事於道的就同於道;從事於德的就同於德;表現於不道不德的,行為就是暴戾恣肆。
因此,得到道的,道也樂於得到他;得到德的,德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失道失德的,就會得到失敗失德的結果。為政者的誠信不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