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4/4 頁)
1919 年 3 月誕生之日起,似乎就成了當地各種組織的代言人。活躍
分子廣州人湯富福、馮小山扮演了重要角色。雖然聯合會的激進主義經常和
商會的保守主義發生衝突,在兩個組織中身居要位的卻常是同一些人(尤其
是虞洽卿)。它們的社會結構幾乎沒有區別;它們代表同一個資產階級的兩
副面孔。
幾個月以後成立起來的許多“馬路聯合會”,代表上海各主要商業街道
的中國商人。它們動員自己的會員——擁有自己的商店的店主——起來反對
上海工部局的稅收政策。因為上海是外國勢力的堡壘,這一地方性的衝突在
整個國家的解放鬥爭中就具有重要意義。
這樣,上海總商會有時想加以抑制的呼聲就在其他的組織裡迸發出來
了。“上海商會已經不能像往日那樣代表中國社會了;其他的組織推翻了它
① 《五四運動在上海史料選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第 221—247、376—394 頁。周策縱:《五
四運動》,第 6 章。桑福德:《中國商業的組織和狀況》,第 5 章。
的霸主地位”——上海工部局總董在 1920 年這樣說。①在這些建立了自己的
新組織或在傳統組織的框架內活動的一代新人的指導下,資產階級要在政治
戰線上再顯身手了。
自紳士階級衰落以後,資產階級成了城市精英中占主導地位的部分。它
團結“舊制度”的大部分名流和少數新生的現代企業家組成了一個朝氣勃勃
的聯盟,並從前者繼承了他們的社會穩定性,從後者繼承了他們的改革與創
新精神。這樣一個資產階級絲毫沒有喪失它的典型性,相反,它似乎真正代
表了當時的城市社會。但是,城市自身卻越來越孤立於中國這個國家之外了。
它們的進步和西方化——這必然和它們的現代化聯絡在一起——擴大了它們
與農業社會之間的鴻溝。作為一個龐大的農民帝國的中國,怎麼能夠從少數
幾個沿海的大城市來加以治理呢?
① 關於聯合會,參看《五四運動》,第 648—664 頁。關於上海工部局總董,參看費唐:《費唐的報告》,
1,第 126—127 頁。
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失敗
資產階級和袁世凱政權的本來就並非情願的合作,沒有能持續多久。政
府的獨裁作風和隨心所欲的苛捐雜稅,在商人中引起了不滿,這在上海總商
會中引起了反響。商人的嘴可以被強行封住,但武力並不能防止他們的同情
迅速冷卻。②1915 年各省反對復辟帝制的叛亂、1916 年政府在財政上的失敗,
再加上官辦銀行延期付款的命令,這些合在一起把市場攪亂了,其結果是資
產階級與政府分道揚鑣。
由於沒有可能改變政府政策的方向,資產階級中的一部分人只得獨善其
身,夢想在社會內部創造出一個安全與繁榮的孤島。在仁愛傳統的鼓舞下,
他們想象出一種模範社會——有時甚至達到了想要付諸實現的地步。張謇要
把南通建成模範城市;朱葆三在上海郊區買了 1000 畝地,想在那裡建設一個
模範區。①
走向政治捲入
另一方面,中國工商業的迅速發展要求某些制度的改革——統一幣制,
改革財政,恢復關稅自主,這既是對中央政府的性質和活動的挑戰,也是對
中國由於各種國際條約導致的半殖民地地位的挑戰。現代資產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