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4/4 頁)
為教導政工人員的手段,再透過他們去教育
軍隊的官兵。為了協調軍、師政治部部門的出版活動,由這些單位代表組成
的一個委員會計劃出版 16 種小冊子,其題目如《教士兵什麼,怎樣教?》《什
麼是“不平等條約”?》和《國民黨史》等。五種已經付印;此外,其他的
小冊子、傳單、書籍、雜誌、情報、漫畫招貼也由不同的機關大量發行。
黨代表是國民革命軍部隊中的國民黨的政治監察人和官方宣傳員。到
1926 年 3 月,這個制度在所有陸軍的軍、海軍的艦隻以及中央軍事行政機構
中實行。《國民革命軍黨代表章程》的第一條宣佈了它們的目的:灌輸革命
精神,提高戰鬥力,加強紀律性,開展三民主義教育。①黨代表對其部隊的政
治和士氣狀況負責,並監督執行國民黨的指示,領導黨的核心,開展一切政
治和文化工作。他必須熟悉他部隊的官兵,研究他們的思想情況,並且力圖
糾正一切缺陷。他是有指揮權的軍官,對他的命令要像對部隊指揮官的命令
那樣服從。在戰鬥中,他是英勇善戰的模範,在進行戰鬥時保護平民不受軍
隊的騷擾;他應當在部隊的駐地建立與農會和工會的聯絡。
黨代表是獨立的指揮系統的一部分,這個系統與軍事系統平行而不是隸
屬於它。黨代表觀察軍官們的忠誠。高階黨代表由軍事委員會向軍部和師部、
海軍局、總參謀部以及其他高階機關指派,並與軍事指揮系統的對應人員共
同行動。軍事指揮官頒佈的命令如沒有黨代表的簽署,不能生效。在發生分
歧時,黨代表應簽署,但應向上級報告情況;但如果指揮官犯有某種不法行
為,黨代表應加以阻止,並立刻向其上級和軍事委員會主席報告。黨代表即
“政委”,與軍事指揮官同為一體,不可分割,不論何時何地,都應共同工
作,以求達到一個共同目標,即在國民黨的旗幟下統一中國。
根據我們利用的基本材料(約至 1926 年 3 月)的俄國作者所掌握的情況,
在國民革命軍中有 876 名政治工作者。他們之中的 75%是共產黨員或國民黨
左派,約 20%為無原則的野心家,所剩下的 5%是極端仇視共產黨員和左派
的國民黨右派。附件之一提到在國民革命軍中搞政治工作的共產黨員有 241
人,即超過了已知的政工人員數的 1/4。已知有 887 名共產黨員在陸軍中,
其中一半以上在第 1 軍和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當時 65000 名戰鬥士兵中
仍是一小部分。俄國顧問 V.A.薩卡諾夫斯基(“尼洛夫”)在探討 3 月 20
日的政變時指出,共產黨政工人員擔任了軍隊中大部分重要職務,指派他們
自己的人到不同的崗位,並且秘密執行各指揮官所不知道的任務,這就引起
了各級指揮官以及非共產黨的政工人員的猜忌和憤怒。他報道,第 1 軍的政
治部主任、它下面各師的 5 名政委中的 4 名以及 16 名團政委中的 5 名是共產
黨員。①
按照《國民革命軍的政治工作》一文的俄國作者的說法,所有共產黨員
接到了向國民黨組織滲透並在其內部取得影響的指令。當時流行的口號是:
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就是國民黨核心組織的優秀成員。這種滲透,特別是對部
隊進行政治教育的關鍵領域的滲透強烈地引起有些國民黨領袖的擔心。而
① 《革命文獻》,12,第 1818 頁,上引檔案附件 6 的譯文不同。
① 韋慕庭和夏連蔭合編:《文獻集》,第 259 頁;推斷的日期是 1926 年 4 月 10 日至 16 日期間。一份令人
失望的關於共產黨員滲入政治部的含糊的報道,載《國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