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神奇的學習:10歲大學生張炘煬培養紀實(選載)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遊戲吐槽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何雨柱之偷天換日霍格沃茨的命運巫師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從火影開始旅行

有必要這麼做。孩子處在這麼一個模仿階段,家長的培養目的應該是非常簡單的,讓他漸漸達到說話順利,做到音義對應,這是最重要的培養方向。

無聲階段是智力啟蒙的最關鍵階段(2)

這個階段,我尤其注意的是:給孩子造就一個單純的學語言的環境。

我們家裡一直沒有僱請保姆,平時就我們兩口子在家,我們特別注意大人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夫妻在家裡說話交流,從來沒有過彼此急扯白賴的爭吵。尤其當著孩子說話時,儘量話語清晰、簡明,當然語言的文明這是最起碼的。當孩子的小眼珠看著大人,想領會大人說話的意思時,我們就有意識地停下來,重複剛才的話,有時候還拿實物來演練剛才說過的話——

“炘煬,爸爸剛才對媽媽說,把蘋果——蘋果(說著把蘋果往他晃一晃)——洗給你吃……”

這時候小炘煬會顯出比較振奮的表情,手足擺動,嘴裡發出“皮…可…(口齒不清的“蘋果”)”的音節。

鍛鍊他開口說話的輔助工具,除了大人的會話和溝通外,錄音機的唱歌(我雖然唱歌水平一般,也要時不時對他說說唱唱)和朗誦,電視臺的少兒節目和廣告片,都是他經常性接觸的“語言老師”。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幫孩子”有時候也是干擾孩子

小炘煬喜歡玩積木,直到大學一年級,積木也是他在家裡常常玩的玩具(不過現在他玩的積木比以前高階多了)。他的第一套積木是紅顏色的,小傢伙簡直是愛不釋手,一玩就是大半天,擺弄得滿地都是。炘煬媽媽回家,看到滿地亂糟糟的。出於家庭主婦的習慣,自然地要去整理一下。孩子有時候玩別的去了,媽媽整理積木他也沒有怎麼在意。可是他回來後,看到玩具不在了,就顯得比較失落,有時候明顯地表現出不高興。

當媽的也沒有在意孩子情緒的變化,回家看到太亂了,就忍不住收拾一下。

她這樣做,一個是出於家庭主婦的整潔意識,另外主觀上也有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意識。

時間一長,我看出點問題來了,本能地覺得這樣做不對,就讓她別再收拾了。

他媽媽一開始還不太理解:“客人來了看到地上這麼亂……”

我說:“亂就亂點,孩子玩積木,哪有個不亂的?家裡嘛,就是要以孩子為中心嘛,你給他造成一種‘玩就是礙事’的印象不好。”

雖然我干涉了幾次,但直到炘煬上高中,我們兩口子的這種爭執還是時有發生。

這是一個小插曲,我這樣做的用意一時也沒有給她講清楚,她總認為我這麼做是不是太遷就孩子了。因此總是為收拾玩具發生一點小摩擦。

但我覺得,這個細節包含著我的一種用意,我後來把這個用意給她說清楚以後,她也能理解了。後來,她改變了方式,玩具還是要收拾的,但她注意了一點:在炘煬隨時有可能回頭繼續玩的情況下,不要急於“收拾殘局”,不要給孩子造成這樣一種印象:他的興趣愛好,和大人的世界是有隔閡的,他的行為方式有可能給大家帶來困擾。

我認為不能離開這種具體的細節奢談什麼讓孩子自由發展,奢談什麼包容。孩子有他的世界,你動不動就給他的世界造成一種干擾(哪怕是好心的“幫忙”),就是沒有理解到自由發展的本來的含義。收拾玩具本來是一種小事,也有必要給孩子進行好習慣的培育。但是當孩子把積木攤了一地的時候,大人就禁不住幫他收拾,表面上挺任勞任怨。但客觀上給孩子傳達了一種不好的資訊:你的歡樂有時候就是大人的麻煩,但有啥法,我們認了唄……

這樣就會給孩子造成他的目標方向其實跟大人挺不一致的想法。

他母親聽我這麼一分析,也覺得挺有道理,以後就不再自作主張隨便幫他收拾玩具了。不僅如此,在他母親的引導之下,小炘煬還學會了自己收拾玩具。

我這些年在目標一致意識的培養方面確實費了不少苦心。

對張炘煬的學習,我始終扮演一個“老同學”的角色,就是要讓他始終感到學習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就像包餃子一樣,全家分工協作動力大,包出來的餃子似乎也特別好吃。我跟炘煬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就是一個調餡一個包皮的關係:他學英語的時候,我給他整理謄寫有關單詞;他做數學題的時候,我給他篩選題目,改卷對分……我的這種戰略合作伙伴意識的形成,就是從對待玩積木這種小事中感悟到的。

玩積木→收拾積木→無形中的排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超級撿漏王神秘山裡漢:買妻種田,生個崽整頓古早文,再見了男主(古惑仔漫畫同人同人)古惑仔漫畫同人之師父成夫記獵主 (青梅竹馬之四) 凌豹姿拳定天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