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功能都作過透徹的瞭解。衛的夫人朱韻珩當時隨丈夫在北平伴讀,衛夫人自小是個孤兒,一家教會收養了她,她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後來曾留學美國。由於這一層原因,朱韻珩有著豐厚的英語基礎。為了幫助丈夫,她訂閱了許多外文刊物,凡是有關日軍作戰的事,朱韻珩都把這些資料譯成中文,供衛立煌參考。僅這些作戰資料,朱韻珩洋洋灑灑記有數十萬字。
衛立煌作為有實績的高階軍事人才,平日就有收集武器的習慣,尤其是日本人的武器。搞到一些日本的標準武器,如三八槍、擲彈筒、自衛手槍等,他都親自到野外打幾槍試試威力如何。雖然說衛立煌這次北上,是初次與日本人交手,但他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夜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山谷裡黑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哪是路,哪是山。遠處的山谷裡一些不知名的野獸在鳴叫著,高一聲,低一聲,此起彼伏,遙相呼應。夜深了,指揮所裡的燈亮著,由於燈光暗淡,衛立煌一手打著手電,一邊在地圖上巡視。軍情瞬息萬變,他不能不作最壞的打算。他叫來情報處長問:“南路的偵探派出了嗎?”
處長答:“報告總座,他們已出發一個多小時了。”
“一共派出多少人?”
“一個班,共計15個人。”
“你們行動迅速,這很好。現在你再向北路派出一個班。”
情報處長不解地問:“總座,咱們不是向保定進軍嗎?怎麼還向北路偵察?”
衛立煌不動聲色地說:“日本人狡詐陰毒,我們不得不防。派出人員要更精細,更老練,最好由你帶隊。”
情報處長彷彿明白了上峰的意思,行個軍禮走出指揮所。
一陣清脆的鳥叫迎來第二天的黎明。指揮所的旁邊,長著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樹身老高老高,與山峰齊平,一層層嫩綠的枝葉,佈滿樹幹,樹下的人只能聽見鳥叫,卻尋不見鳥的蹤影。司令部的軍號響起來,各師各團的軍號也響起來,軍號之後,士兵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抱槍而坐。
參謀長大步向指揮所走來,他身後跟著兩個人,年少的是第14軍軍長李默庵,年長的是第9軍軍長郝夢齡。郭寄嶠抬眼向天上望著,太陽光刺得他睜不開眼,他自言自語地說:“沒想到今天晴得這麼好!”
李默庵隨口答道:“雨過天晴嘛,當然是個好天氣。”
郝夢齡罵罵咧咧地說:“小日本也像這山裡的雨,沒有多大勁道!”
南京,蔣介石的司令部。
白崇禧打完電話,一個侍從參謀走進來:“報告白部長,第13軍湯恩伯急電!”
白崇禧頭也不抬地說:“唸吧!”
侍從參謀念道:
南京,蔣委員長鈞鑒:
職部在南口堅守待援,與敵激戰多日,不見援兵到來,為免被殲,職率13軍向長城以外轉進,在雲集鎮集結待命,請示下。
湯恩伯
聽到湯恩伯兵敗的訊息,白崇禧不禁勃然大怒,他站起來在室內走動著罵道:“這個飯桶,盡會打敗仗,慘敗就是慘敗,說什麼轉進不轉進,他媽的……”白崇禧一眼望去,見蔣介石從花園那邊走來,他連忙停住話頭。湯恩伯是蔣介石的愛將,在蔣氏面前是罵不得的。
蔣介石身著白府綢長衫,腳穿一雙圓口布鞋,光著腦袋,雖說拿著柺杖,依然是一副步履匆匆的樣子。他的臉色蒼白,雙眼的周圍有些發青。看來這個中國的委員長在前線連吃敗仗之時也是難以安枕的。他走進辦公室就連忙問著:“健生兄,湯恩伯的13軍有沒有訊息?”
白崇禧半是譏諷半是正經地說,“委座,你就放心吧,湯軍長能征善戰,不會遭什麼不測的,這不,他已經來電了。”說罷他用眼光示意侍從參謀把電報交給蔣介石。
蔣介石把電文細細緻致地看了一遍,對侍從參謀說:“這就好,這就好,以我的名義發電,叫他的13軍向孫連仲的26路軍靠攏。”
蔣介石在辦公桌前坐下,看了一眼白崇禧說:“衛立煌在什麼位置,到沒到保定?”
白崇禧查了一下電文說:“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訊息。”
蔣介石說起衛立煌又生氣了:“南口戰事失利,壞就壞在這個衛立煌身上,馳援南口,為什麼遲遲不到?為什麼遲遲不到?”蔣介石用手杖搗著地面,顯得非常生氣。
衛立煌的作戰能力,白崇禧是熟悉的,蔣介石對衛立煌有偏見白崇禧也是知道的。這個時候他不願隨聲附和,但見蔣氏發怒不能不勸幾句。他慌忙說:“委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