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天上午我要打個電話。 ——那麼後天上午十點半以後呢? ——好吧。十點半以後。 ——謝謝你領導。我明天下午下班前會再提醒你一下,後天上午十點半我們開個會。 答案很快就出來了。不要對領匯出問答題,而應該出選擇題。出問答題,領導常常是三心二意,心不在焉,這不能怪他,他太忙了! 建議2:任何地點 與領導溝通不一定非要在他的房間,更不是非要到會議室去。相反,在領導的房間和會議室與他溝通效果最差,因為那裡氣氛太嚴肅了。這裡有一個經驗值得借鑑:領導很忙,但再忙總得下班回家吧。有些只需要簡單回答“YES”或“NO” 的,就可以採取這種方法。到公司停車場等候領導,這時他一定會看到你,他就說:“好吧,就這麼辦。”這些只需要領導講一句話的溝通,需要到領導的房間去搞個半天,或是一屁股做在會議室講半個鐘頭嗎? 有一次我們董事長要去打球,中午他拎著球杆,我就知道他要去打球了。我就跟他說:“董事長打球啊。”他說:“哎。” “我跟你一起去。” “你也打球啊?” “不,見習見習。” 你以為我真的想見習啊?跳上車以後,我就把筆記本開啟了,我說:“反正坐車子閒著也是閒著,董事長,上次您說那個加薪的案子,原則上同意,但是您一直沒有確定百分比,您看百分之五怎麼樣?”他說多了一點,“那百分之四點五呢?” “好吧,加薪百分之四點五。” “董事長,你說我們的車床應該換新的,那麼有日本的、德國的、美國的,根據我的調查,德國的最貴但是效能最好,美國的最差但是價格最便宜,你看我們乾脆買一個不上不下的日本的,還是買一個德國的呢?” “就德國的好了。好,德國的。” “董事長,我還有一個問題,我們打算派五個人出國考察。你看這五個人是我來決定呢,還是你告訴我名單?” “好吧,你決定!” “那董事長要不要告訴你呢?” “跟我講一下好了。” “那董事長我明天早上把名單給你。” 我一共與他溝通了七件事情,車子就到了高爾夫球場門口了。 “董事長,祝你打球愉快!” “你不是要見習嗎?” “董事長,我今天突然有別的事情,改天見習。祝你打球愉快!” 董事長可能這輩子都沒有看到該下屬見習,下屬真的想去見習自己不會去,非得跟他去不可?問題是要跟他溝通,坐在車子裡面也能溝通。所以在任何地點都可以溝通,只要能夠有機會跟領導講話,就叫做溝通。問題是時間地點要統統自己設計,不是等他下命令,等領導下命令永遠都不會有機會。 建議3:一定要準備答案 一定要把答案准備好。沒有準備好答案,只有兩個後果:第一,領導會在心裡說,我要你這個膿包乾嗎?什麼答案都要我來想?第二,領導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答案,因為他的智商跟我們也差不多,他怎麼會有更精彩的答案給你呢?與其讓他想半天也想不出來,還不如干脆給他答案,所以,無論向董事長、總經理還是廠長報告,千萬不要只會說:“總經理,對於這個事情的裁示,您還有什麼意見嗎?” 值得注意的是,給老闆的答案最少一個以上,因為只給老闆一個答案,就是“將軍”,好像你非同意不可,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給老闆兩個以上的答案,最好是三四個。做領導的永遠有一個特權,就是在下屬呈交的答案裡面選一個。還要注意的是,你自己在上面註明一下,我個人傾向於第二個方案,否則你又會落下一個把柄在領導手中:你當一個專業主管,當一個職業經理人,你難道沒有意見、沒有想法嗎?作為下屬,與上司溝通,如能做到不但提兩三個方案,而且還能對每個方案的優缺點和可能的後果都為上司分析出來,這才是真正負責任的優秀下屬。 ◇往下溝通 一位成功的老闆這樣說過:“我的下屬的確在適應我,但我為了適應他們而作出的努力要多得多。”被稱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他的管理思想裡傾聽和溝通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經常詢問下屬:“說說看,你對這件事是怎麼考慮的?”他還經常到工廠裡去走走,一方面便於發現問題,另一方面有利於聽取工人的意見和建議。所謂所見略同指的就是這個道理。韋爾奇也是溝通理論的忠實執行者,為了充分了解下情,他喜歡進行“深潛”。可見,掌握與下屬員工溝通的技巧和藝術,對領導者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那麼,怎麼做才能使往下溝通有成果呢?有三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建議1:多瞭解狀況 與下屬溝通時,如果你是一個“空降兵”,自己以前並不是做這一行的,給你一個建議:多學習,多瞭解,多詢問,多做功課。 上海有一個有名的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