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導哪天心血來潮給我一把廠辦報紙的辦公室椅子我就滿足了。楚夫子就有點不同,他的想法是他本來就應該坐在廠辦負責編輯報紙,甚至還不夠,因為廠報裡面的人水平太低,他應該是在宣傳部門,來領導指導他們把報紙編輯好。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個人的工廠》第七節(3)
一年年下來,楚夫子一直是廠裡的電工。偶爾被廠裡的領導叫去寫什麼先進人物報告文學,他就會全力以赴地來寫,他始終在認為廠領導正準備重用他。失望次數的增加與怨恨是同正比的,這是阻礙他藝術前進的原因。
三0五廠與我們工廠只有一華里的路程。他們工廠與我們工廠很多方面是完全一樣的。同樣是一個擁有近萬名職工和家屬的國家二級企業,在湘鄉市裡我們同屬於最大的三大企業之一,另一個企業距離縣城有六十多公里。在城市裡就我們這兩家最大。
楚夫子上班也是倒班制,只是具體怎麼倒與我們區別還是有的,尤其是他工種比我們好,環境比我好多了,沒有灰塵和這麼大的噪音。我幾次到他上班的地方,才看到我們工作環境的差距。我幾次與他說,楚夫子,不要有什麼怨言,這樣更有利於你的寫作,你真的上去當領導了,你肯定會慢慢放棄藝術的。
他那工作場地我去了好幾次,現在還是不知道怎麼走,只知道他那裡門很多,左邊一扇門進去,再往裡走,穿過七扇門,往右。從進了他們廠門,離開工廠的大馬路開始,我們就一直在房子裡走,他們的房子不像我們工廠是那種高大寬闊的廠房。這裡的房子比較矮,而且裡面的東西很密集,要不斷避讓一些鋼鐵、鐵絲、電線。他的工作間很隱蔽,像是工廠裡的特工。
他說“到了,就這裡”的時候,我們還穿過了五扇門。他把幾扇門一一關上,最後才在一間整潔的小房子裡停下來。他把書往椅子上一丟。楚夫子的很多書就是在這裡安靜地看完的。
找他的人大部分是打電話。說哪裡哪裡壞了,要他修理。他起身,穿好工作鞋,把一條掛有試電筆、中小型起子、鉗子、絕緣黑膠布的暗紅色帶子往身上斜斜一系,有點像上世紀的漢奸形象。
他要不了多久就會回來。他電工技術相當不錯。我蓋的房子裡的電線都是他一手弄的。幫這種生活上的忙,對於我,他是有求必應的,所以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老大形象,哪怕是很久沒有聯絡,他依舊是我生活中的內心的朋友。
楚夫子一共寫了四部長篇,我從頭到尾讀過他兩部,一部是手稿,一部是他自己掏錢出版的書。他的小說我喜歡讀,他不象中國的很多小說在不停地講故事,只要把故事編得有點意思和看頭就可以。楚夫子的小說充滿了詭異。他的所有作品都不注意細節。他的小說唯一的缺點是:讀到某一章節某幾句話的時候,讀者會像吃到一跟魚刺一樣不舒服。這種不成熟的地方時不時地冒出來,他患的都是一些小兒科的不大氣的錯誤。但就是這些小地方使人不舒適,使他的作品沒人欣賞。
像他一樣寫了這麼多小說的人,在我們當中就他一個,但就因為書裡有這些刺,他的書就一直擱在書房裡。
楚夫子寫了幾十首長詩,還有幾百首短一點的詩歌。他的詩歌,讓人一進入,就有那種這裡剛剛經過了一場世界性混戰的感覺,這是一場沒有明確的敵我的戰爭。每個人都是敵,每個人都是在戰爭和撕殺。在戰爭開始之前,導演已經叫參戰人員首先在戰場丟了幾百枚煙霧彈。然後是一場上千人的混戰,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自己的團隊,臨時的隊伍最多可以堅持十行,之後,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的子彈都會射向我。有多少人參戰就有多少敵我和對立雙方。很多很多的人不喜歡楚夫子的詩歌,因為他的混亂。我喜歡。我知道,他只輸在了細節和自己的處世境界上。
《一個人的工廠》第七節(4)
他的詩歌很少能夠發表和出版。他的書法和美術都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他晉升工廠領導幹部的路一年年地渺茫和完全沒有希望。他就去湘潭市報社應聘,成為了一名新聞記者。如我所言,現在他離他的藝術越來越遠。他每天像個小青年一樣在城鄉結合部和城市的街道里穿梭,採訪是他的任務。《一妻三夫》、《為尋被拐女兒十年買淫》、《情婦炸車詐妻子》、《黃賭毒她一路走過》,他的這些文章受到湘潭市讀者的廣泛關注,他的收入和名利是工廠十年的總和。他有了很好的社交關係。
與楚夫子通電話,他總在恨時間不夠,每天忙些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事情。他還是與我談小說和詩歌,但裡面充滿的是無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