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觀,有地方住,有飯吃。人類能夠感受到快樂,但是一些低等生物,比如海鞘,就沒有這種能力。人類會感到厭倦,沮喪和悲傷,海鞘也感受不到。因此,遺傳學家多布然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說:“生物的一切特性都可以找到進化論的原因。”假如我們感受到一種情緒,那是因為進化的需要使然,它肯定是有用的。人們試圖拒絕某些本性,或者想用別的東西替換它們,那就像禪宗裡所講的一個*的人試圖脫掉自己的外衣一樣無濟於事。
負面情緒有什麼作用呢?我們尋找負面情緒的積極價值和意義,看上去就像鍊金術士鍊金一樣不合時宜。但是很久以來人們就已經知道,適當的悲觀主義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認識這個世界,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鬱悶的現實主義”。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生活給我們捧出的不光是美酒,更大量的是一些不好的東西,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保持一種苛責的悲觀的視角,能夠提高我們對未來的預見性,而那些樂觀主義者往往以歪曲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們容易過高地估計自己的成功、境遇以及讓人快樂的事情發生的機率。同時,適度的疑心病也是有益健康的,我們天生就會時時注意自己的身體是否出了什麼問題,因為我們新石器時代的祖先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自己,要防備被感染的食物以及各種傳染病。 。 想看書來
第六章 快樂足夠了(2)
數百萬年以來,正是憑藉鬱悶和憂鬱症這些負面情緒在進化方面的優勢,我們穴居時代的祖先才得以生存和繁衍下來,而不像他們快樂的鄰居那樣早早夭折。如果你總是感到很快樂,你就不會去努力尋求改變,那就會停止進化。那些石器時代的人們如果總是保持著輕鬆快樂、無憂無慮的狀態,天天懶懶洋洋地咧著嘴微笑,什麼都不想,那時他們的傷口可能已經感染化膿了,莊稼可能被毀了,甚至孩子都會被熊吃了。但是假如你不是這樣樂觀的話,你就會想辦法努力改造自己並且改造世界。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倫道夫?耐希(Randolph Nesse)指出;憂鬱不僅有利於人類進化,它對於現代人也是有益的。當我們感到憂鬱的時候,我們會停止手中正在進行的一切,重新思考,這是非常健康和有益的。如果生活中確實發生了一些令人沮喪的事情,比如工作變動或者關係破裂等等,我們感到難過和憂慮,這時我們會放慢生活的腳步,重新思考和評價自己做事的方式,並進行調整和改變。但是現在的醫生不是這樣做的,他們越來越喜歡用藥物來對付抑鬱,而不是給人們安慰和時間去恢復內心的平靜。《普通精神病學》(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他們在對8000名被確診為抑鬱症患者的調查中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人並不是真正的抑鬱,而是剛剛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變故,比如喪失親人,他們需要的只是時間去醫治傷痛,而不是那些跨國公司生產的越來越多的抗抑鬱的化學藥品。
減輕抑鬱還會有一個奇怪的副作用。假如那些天性膽怯和悲觀的人因為服用抗抑鬱的百憂解(一種常見的抗抑鬱藥物——譯者注)而變得不那麼膽怯和悲觀,整個社會的結構都會被扭曲,金融市場也會走向崩潰。不會有一個大企業因為膽怯而臭名昭著,但是企業確實時時刻刻都在承受著競爭的壓力和焦慮,它們需要不斷地為自己打氣,假如有人給他們開了抗抑鬱的藥品,他們可能會因此變得不再那麼小心翼翼,他們會更大膽,更有侵略性,更加無所顧忌。百憂解之類的抗抑鬱藥提高了人的荷爾蒙血清素分泌水平,這會增強人們對於社會地位的渴望和迷戀。調查顯示,猴群中猴王的血清素水平是普通猴子的兩倍。假如猴王失去了它的王者地位,它的血清素水平會急速下降。任何一支普通的猴子如果服用了抗抑鬱藥品,都會因為血清素水平上升而渴望成為猴群中的領袖。因此可以推斷,在那些競爭壓力很大的工作環境中,那些抗抑鬱藥的癮君子們會因為都想成為領袖人物而相互傾軋,使職場的競爭更加白熱化。
。。
第七章 增長足夠了
“我們到了嗎?我們到了嗎?”如果將人類的進化史比作一輛行駛中的汽車,這是來自後座上永久不變的回聲。我們就像汽車後座上急躁不安的孩子,古老的天性不斷提出同樣重複性的問題:我們足夠快樂嗎?我們有足夠的資訊嗎?我們足夠忙碌、吃得足夠多,或是更普遍地說,我們足夠富裕嗎?如果20世紀經濟學界的聖人,梅納德?凱恩斯爵士(Lord Maynard Keyn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