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牌大學都做不到的。通常的情況是著名的教授只帶研究生,就像中國大多數高校一樣。而且耶魯的本科都是小班上課,世界知名的學者就“伺候”那十幾二十幾個本科生,師生之間可以充分地互動討論。
另外,耶魯在學術上的寬容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中國會有很多學者一起攻擊一個學者的情況。在耶魯的時候,我親眼看到很多本科學生在大師肯尼迪的課上發言說他的觀點不對,肯尼迪教授也會饒有興趣地聽他們理論,或加入討論。你可以不贊成我的觀點,但是我尊重你發言的自由。
耶魯大學有眾多專業學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耶魯法學院。這裡曾經培養過五位美國總統。我的好朋友詹姆斯曾在耶魯法學院就讀,他也向我介紹過很多關於耶魯本科和法學院的情況,對我們的高等教育有很多啟發。
之所以拿耶魯法學院同其本科教育進行比較,是因為法學院教育同本科教育之間的可比性很強。換句話說,法學院的教育模式比較接近本科的大文科教育模式。從學生的挑選來看,兩所機構均不限制報考人的學術以及專業背景,全美任何一所高中應屆畢業生均可報考耶魯大學的本科。耶魯法學院雖然是一所專業學院,但也不限制其考生的專業背景,任何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均可報考。
從教育形式上來看,法學院也同本科生部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法學院給予學生最大的選課自由,除了第一學期必須上四門必修科目之外,其餘的學期全部上選修課。從授課的內容與方式來看,法學院的課程要求學生閱讀大量的文字,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而是讓學生透過對問題的深入討論來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而這些也全都是大文科所倡導的。耶魯大學的圖書館是美國校園圖書館中最大的,也是收藏圖書最多的。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耶魯式的教育值得借鑑(2)
但本科生部和法學院的教育目標是不同的。本科的教學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不同型別的人才,法學院則是要把學生塑造成一個領域的專才。本科是真正意義上的通才教育,並不尋求把學生塑造成某種特定模式的人才。在課程和業餘活動上,學校不僅給予學生完全的自由,還提供足夠的資源使其能夠完成自己的計劃。從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即成了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憑藉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安排自己的學業。經過四年的學習,每一位學生走過的軌跡都是不一樣的,他們之間不僅是學的專業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思考方式以及世界觀都是很獨特的。
耶魯法學院作為一個專業學院,錄取的學生各有各的背景,他們過去學習的可能是文科、理工科或者是藝術,可能做過職員、老師、記者、運動員,但是他們到了法學院,必須學會一種統一的思維方式與專業語言。學生在論述自己觀點時必須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表達,如果不能掌握,那麼就是再有天賦,也不能成為一位好學生。在這裡,學生首先應該具有洞察力,而不是創造力,應該更多地利用現有的資源,而不是自己進行原始創作。在本科,經常是不同專業的學生來共同上一門課,他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來討論一個共同的問題,但是在法學院這麼做就很困難。
法學院教育同本科生教育的另外一個差別,就是前者更強調學生對細節的注重。本科生的課也經常能接觸到一些前沿理論,但在法學院不同的是,各種理論必須同案例結合起來學習,而這些案例均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生動的事情。法學院的授課經常是同時講解兩個案例,它們的事實看起來極其相似,但往往是因為事實上最細微的差別,導致某條法律或者理論適用與否。這種訓練足以改變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這就是培養學生對微觀問題的重視。
耶魯的本科生可能喜歡熱忱地談論政治問題,而法學院的學生很少談論抽象的政治問題,他們更喜歡談論的是更微觀的問題。法學院的學生也關注宏觀問題,區別是他們在討論宏觀問題時也善於從微觀來分析,比如涉及憲法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們茶餘飯後喜歡討論的話題)。這些問題其實和政治是緊密相連的,很多政治和法律的現象與規律也都是一致的,但是他們在論述自己觀點的時候卻不應該用政治的語言。他們最關注的可能不是總統誰來當,參議員眾議員由誰來當,而是最高法院的法官誰來當。他們同本科生一樣熱衷於改造社會,同樣注重公益事業,但是他們的切入點可能不一樣,他們更喜歡從實際生活中提取素材,來達到自己設定的目的。法學院的學生有時也是矛盾的結合體,他們要做的經常是,分析在現行法律下應該怎樣,所以他們得出並要予以支援的結論很可能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