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昭德那樣背後挑撥離間的記載都沒有。民間傳說中曾有武三思設宴款待狄仁傑,傳召美婢素娥侍酒,結果素娥悄然遁去,自言身為花月之妖,不敢接近狄公這樣的正人君子。這個故事從側面反映出狄公似乎在表面上還能與諸武保持融洽,沒有大的衝突。他曾和武懿宗等人一起撫慰河北,照理說是很瞭解武家人在河北的胡作非為了,但看著武懿宗被朝廷百官又是彈劾又是百般取笑,也很厚道地沒有落井下石。反正武懿宗的醜態大家都有看到,也就不必再去刺激武皇那脆弱的自尊心了。他不說什麼,武皇反而自己忍不住抱怨:“承嗣、三思是何疥癬”這句話,據說就是武皇在狄仁傑面前提起的^_^
但若據此以為狄仁傑是個明哲保身唯唯諾諾的老好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歷史上的狄仁傑出了名的風骨崢嶸,史載他“好面引廷爭,太后每屈意從之”,就是說他很喜歡當庭跟人吵架抬槓,而且獨持己見決不讓步,每次搞到皇帝都只好改變心意乖乖聽他的。他的才華和名氣早已得到公認,自己也決心不負此生,一心想做宰相,結果開始提拔上去的左右相卻是王及善和豆盧欽望。狄仁傑大失所望,調戲起這兩個頂頭上司倒是一點也不客氣。比如新官上任照例要說兩句:“我等身無長行,濫竽充數罷了。”狄仁傑立刻道:“我看你們玩長行(一種唐代賭博遊戲)很在行嘛,怎麼能說身無長行呢?”想想還不解氣,又說:“其實不該稱為右相,應該稱為有相才對。”王及善是個老實人,呆呆地問:“為什麼呀?”狄仁傑促狹地一笑,道:“你沒聽說過麼?聰明的不如命好的,你們兩人都說得上好面相好福分呢!”滿場大笑,王及善和豆盧欽望大為尷尬,也只得勉強跟著笑了笑,實在不是滋味。'10'狄仁傑個性之強悍,由此可見一斑,跟大眾心目中那個溫柔敦厚笑起來一臉高深莫測的狄公,還是頗有點距離。
倜儻不羈和老成持重這兩種乍一看彷彿冰與火般完全相反的特質,卻完美地體現在同一個人身上,使他充滿了一種奇特的魅力,凡是接近他的人都很難不被他吸引。可憐的王及善就是一例,一面經常被狄仁傑調侃捉弄,一面心甘情願地為他敲鑼幫腔,只因狄仁傑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說出他結結巴巴半天也組織不起來的心裡話。直率而富有幽默感,卻永遠拿捏得當不會過火;雄辯滔滔的背後是冷靜的思索和理性務實的行事,這樣的臣子恐怕也沒有哪個君王會不喜歡,不管是男皇帝還是女皇帝^_^ 事實上在狄仁傑拜相的前夕,武皇就曾欽賜他一襲紫袍,上有十二個金字“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稱讚他清廉而勤政,當榮升相位,特地賜袍表達對他的激勵和期許。這十二個字據說是武皇親自繡的喔,想象一下70多歲的老太太一針一線為狄公繡紫袍的樣子^_^ 這首《制袍字賜狄仁傑》有收錄入《全唐詩》中,見證著一代名相曾經的風華。
(本節未完待續)
注:
'9' 《全唐文*授狄仁傑內史制》
'10' 《太平廣記*御史臺記》
既是同鄉,又是高宗時代的老臣,狄仁傑和武皇一同經歷過那些滄桑的歲月,對她的瞭解自非他人可比。再度拜相之後,機警沉穩的狄公逐漸贏得了武皇的信任,常被尊稱為“國老”而不名,眷禮卓異,無以倫比。因武皇春秋已高,朝廷上下對諸武的反感也日益明顯,武承嗣不能不急,求取皇儲之位的心情越發迫切,屢屢遣人遊說武皇,稱“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大周的江山不能一代而亡”云云。武皇心中矛盾,多次問計於宰相,不過就算她本來無心徵詢他們的意見,狄公也總有本事把一切話題往這兒引^_^ 他可以不計較武皇養多少男寵,不奚落武家人的蠢笨無能,可是立儲這等事關國之根本的大事,他一定嚴防死守,不給諸武一絲一毫的機會。
“朕昨夜幾次夢見跟人玩雙陸(一種賭博遊戲)都不能取勝,這是怎麼回事呢?”一次閒聊的時候武皇不經意地提起。
“雙陸不勝,必定是宮中無子。”狄仁傑一語雙關地答道,“這是上天垂意,暗示陛下,久虛儲位必定生變啊。”
一語起興,狄公的長篇大論隨之而來:“太宗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高宗皇帝以二子託付陛下,陛下現在卻想把江山社稷傳給其他家族,屢次夢到自己輸棋,豈非天意示警,告誡陛下不可妄為?”
“何況姑侄和母子比較起來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狄仁傑遺憾地搖搖頭:“臣真是沒聽說過侄兒做天子在太廟裡祭祀姑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