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藉,瀕死無一語”,也算做出了溫州人強項的風格。官至禮部侍郎,算是副部級了。還有高友磯,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進士,做官不畏強梁,官至刑部尚書。王瓚,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進士,殿試一甲二名,溫州人呼之“榜眼王”,官至禮部侍郎,也是不怕死的官。現時在溫州,章綸故居、高友磯的墓、王瓚的石牌坊仍保留。溫州老百姓對溫州人中的“清官”都沒有忘記。
入清以來,溫州人又落後中原一大截,為官的人既少又無大官。直至清末的孫家和黃家茁起,情況稍有改觀。
孫家是指孫衣言和孫鏘鳴兩兄弟。孫衣言(公元1814…1894年),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進士,官至湖北、江寧布政使、太僕寺卿,也不算小了,因頻抗兩廣總督沈葆禎提用庫銀而回老家,與子孫詒讓一同建有著名的“玉海”藏書樓。孫鏘鳴(公元1817…1901年),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進士,道光二十七年被任命為會試同考官,李鴻章、沈葆禎均出其門下。以三品卿銜致仕,故俞樾有一聯稱他“天下翰林皆後輩;朝中宰相兩門生”。孫衣言畢生致力於闡述永嘉遺學,孫鏘鳴更親恭力行,在溫州推廣種牛痘、提倡解放纏足婦女。他們都做出了溫州人為官的特色。至於孫詒讓,因未正式中進士做大官,這且不去說他。
黃體芳(公元1832…1890年),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進士,內閣學士、兵部左侍郎,大約算國防部副部長吧。黃紹箕(公元1854…1908年),黃體芳子,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進士,官至侍讀學士、湖北提學使。黃紹弟(公元1855…1914年),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進士,任過湖北學務總辦、署湖北鹽法武昌道。他們一家三人同朝為官,又都剛正不阿,頗有政聲,也是一段佳話。如黃體芳劾使俄大臣專擅誤國,言人所不敢言;黃紹箕鹹與維新,在康有為組織並任總理的保國會中擔任常議員(常務委員)兼宣講員(宣傳部長)。維新失敗又奔走為康梁出逃;甲午戰敗,翰林院反對割地求和的奏疏為黃紹箕、黃紹弟兄弟領銜起草等等作為,均有溫州人為官的特色。
有一點說起來也很有意思,溫州的官吏也不算少了,卻沒有一個有名的貪官。即做官的溫州人不貪,至少是不很貪,所以無貪官的名。明朝是貪汙大朝,嚴嵩和嚴世蕃父子便是有名的大貪官,彼時溫州人做官的也不少,似乎無有貪名,值得在此一說。
另類當官人
溫州人稱官吏為“當官人”,有幾位當官人比較特殊,不是上述封建王朝的正兒八經的官吏,卻很有影響。
民國時期,有一正一反的兩個大官,一位是張衝張淮南(1903…1941年),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相當於政治局委員了,並曾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權力不小。但他特立獨行,並非蔣介石的應聲蟲,曾與陳立夫一同去蘇聯談判中蘇復交。西安事變後,周旋於國共兩黨之間,曾伴周恩來一次登上莫干山,兩次登上廬山與蔣介石談判,力促國共合作的談判成功。周恩來總理在《悼張淮南先生》一文中雲:“因先生之力,兩黨得以更接近,合作之局以成。”1937年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第六部主任秘書,同年任考察蘇聯實業團副團長,赴蘇聯接洽軍援事宜。歸國後還創辦俄文專修學校,自任校長,培養了一批俄文翻譯人才。在國民黨的高官中他是另類,很有溫州人的個性特點。
1939年,國民黨由對外抗日轉向對內反共,國共摩擦風波迭起,團結之局日陷險境。張淮南堅持正義,力挽狂瀾,為兩黨團結抗日而不懈奔走。1941年8月,因患傷寒在重慶病逝。毛澤東、董必武、鄧穎超等七人聯名題有一輓聯雲:“大計賴支援,內聯共,外聯蘇,奔走不辭勞,七載辛勤如一日;斯人獨憔悴,始病寒,繼病虐,沉痾竟莫起,數聲哭泣已千秋。”
不能只說好的,往溫州人臉上貼金,還有一個人物也要說一說,那就是梅思平(1896…1946年),北京大學政治系畢業之後曾在上海商務印書館任職,也是個文化人。曾在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任教,與時任國民黨副總裁、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的汪精衛過往甚密。抗戰期間,以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專員的名義在香港活動。1938年11月,代表汪精衛集團參與今井武夫、影佐禎昭等在上海重光堂會議,設法促成汪精衛叛國投敵。12月,汪精衛即悄悄離開重慶,公開發表“豔電”,投降日本。1939年夏,梅思平與周佛海、陳公博等人同赴上海組建汪偽政權,任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