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在我根本就不存在,當然也就沒有了消失一說!正像某人說的:我確定我的一生不會有順利和平安
我早已做好了一切準備
等待所有困難和挫折的來臨
我等得手都發癢了真的嗎?
寫作,就這麼簡單122
那個時候,學校裡寫的作文絕對是應試的——命題作文。
老師甚至先把一篇範文讀了,再作死要求。你不能有絲毫不一樣的地方,老師甚至還威脅學生說:要不這樣,就不給1分!
所以我記得有一次寫“洗手帕”,所有的同學都寫成“先打一盆水,再把手帕放進去”,然後清一色的“洗了兩遍”,“放到太陽下面曬”並且“一會兒就晾乾了”;我記得在我們的作文裡我們全班同學不但那一天全部洗了手帕,而且最後都被媽媽誇獎:“你真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只有我例外,因為我可以藉口聽不見而寫得與眾不同。
我真不敢恭維這種學習寫作的方式!
記得有一次,老師教我們寫“一件小事”,有一位外來工的孩子寫了一件真實的事情:就是爸媽上班,自己是如何給弟弟和自己做了一頓飯的事情,老師卻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並且批語:不知道你說些什麼!我看了那個同學的作文,非常真情,雖然表達得不夠好……我認為這樣的一篇東西,遠遠比那些在課堂上記住老師的“教導”再清一色地複述出來的虛假的故事要好得多了,比如什麼“雨中送小弟弟(很多同學寫盲人弟弟)回家”……
很多同學後來不願意寫作文,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學會基本的寫作技能,我認為都是這種教學方式造成的。網上,曾經流行過不少關於寫作文的笑話,摘錄一些大家看看:
1。我小學的時候,那時的作文很習慣寫好人好事。於是老是有人寫撿到錢。於是,有人為了誇大自己的功績,寫在公園撿到1億元,都是十元人民幣的,厚度有一語文書(四年級的)那麼厚,老師當場念出來,那同學估計是巨寒。
2。老大娘拿出四張五佰元面值的人民幣。
3。“我有個同學,他長的不高也不矮,在1米76以上,1米78以下…
4。經典句子,每人都寫過:今天天氣真好,晴空萬里,天上飄著朵朵白雲……
5。小學老師出半命題作文:”我的××ד隨便寫人寫物,結果我班同學作文題目:《我的戰友邱少雲》。
6。我小的時候寫日記,老師規定要200字以上,當時四人一組,有小組長檢查字數,我同組的一位仁兄寫到”今天媽媽讓我出去買菜,我問多少錢一斤,賣菜的說5分,我說:真便宜呀真便宜,真便宜呀真便宜……“組長數了數還差4個字,於是仁兄又在後面加了一句,”真便宜呀“。
7。運動會100米終於開始了,同學們像一隻只脫韁的野狗奔了出去。
8。解放軍叔叔一個個匍匐前進,就像一條條綠色的青蟲在地上蠕動。
9。”我因病故在教室裡……“”我弟弟新剃了一個光頭,就像寺廟裡的小禿驢一樣……“
10。我的老師長得有點胖,頭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連嘴巴也是大大的。……老師對人很和藹,他戴著一付變色眼鏡,就好比是一隻大熊貓一樣……
11。”一輪紅日映朝陽……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深知北京緊挨首都……“
12。大家還記得小學時候的《小蝌蚪找媽媽》嗎?當時老師讓我們模仿這個寫一篇關於媽媽的作文……有個同學是這樣寫的:我的媽媽雪白的肚皮,鼓鼓的眼睛……
13。今天晚上和爸爸一起去散步,我突然對爸爸說:”爸爸,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結果被爸爸大罵了一頓……我就很奇怪,為什麼雅典娜可以對聖鬥士說這句話,我就不可以對爸爸說呢?
14。《我的同學》內容大概是:有一回我病了,他風雨無阻地給我補習。那天下著傾盆大雨,又打雷,我以為他不來了,可是他竟然冒著雨來了……第二天他因發高燒死了,我永遠懷念這個好朋友。
15。小學語文考卷上有一道閱讀題,大意是講一位母親為了孩子吃盡了苦,最後去世的事。閱讀後,要求學生在一年後的清明節對母親說幾句心裡話。某小學生這樣寫道:”祝媽媽清明節快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
雖然這些寫法有些誇張。
但是,卻也反映出我們寫作教育的某些弊端來。
就連我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