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部分(第2/4 頁)
式箭矢,和蒙古人用的完全不同,會讓蒙古戰士很難適應。
這也讓蒙古人的優勢喪失殆盡,秦軍靠著更加鋒利堅固的鋼刀,正在逐步將勝利握在掌中。
在這樣一個時候,其實只要戰事一直持續下去,勝利的天平毫無疑問,將倒向秦軍一方。
而秦軍上下,也絕對不會讓蒙古人將戰事繼續拖延下去,像當年的金國人一樣,被蒙古人用他們最為擅長的方式,用幾天幾夜,甚至十幾天的時間,拖累拖垮。
不過,當第三天,清晨的朝陽,從地平面上升起,將陽光散漫大地。
散佈在各處的兩軍戰事,跨上戰馬,準備迎接新一輪的戰事的時候,兩軍集結的號角聲,幾乎同時響起。
很多兩軍戰士,在聽到號角聲的時候,第一個念頭便是,最終的決戰,終於將要開始了……
但實際上,兩軍不約而同的停止糾纏,聚攏部下的原因,只在於,南邊出現了一支足可稱之為龐大的大軍。
當聽到訊息的時候,哲別欣喜若狂,河北李任權部,終於來到了戰場,也為這一戰,迎來了轉機。
而薛奴兒,則是截然相反,一邊立即令人吹響號角,一邊派人急報大將軍張鋒聚,這場戰事的勝負,在他看來,已然無足輕重。
當河北大軍趕來,對於大同兵馬而言,便也處於敵軍包圍之中了。
這是大軍啟程時,預計的最壞的一種情形,孤軍深入,被圍於古北口,除了拼死力戰,等待南邊不知在什麼地方的援軍之外,再無他法。
十餘萬河北大軍漫野而來,只是戰的筋疲力盡的秦蒙兩軍,都不知道,大軍的主將,燕王李任權的次子李傲,此時不但在為大軍的糧草發愁,而且,大軍遲遲未曾拔營的原因,卻是李傲最為寵愛的兩個小妾廝打在了一起。
李傲好色,滿燕城的人都知道,這位燕王此子,有著不遜色於君王的後宅女眷。
作為河北地界的土皇帝,李傲看上的女子,都脫不了進入王府的命運。
能得李傲寵愛的女子,不說傾國傾城吧,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李任權戰死的訊息一到燕城,李傲便被左右推舉為燕王,這位登上王位的燕王次子,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跟失蹤于軍中,至今不得訊息的大哥,以及其他幾個留在燕城或者其他地方的兄弟們爭權奪利,而是想到了逃走。
不過,他的提議,也確實得到了其他人的支援。
心驚膽戰的人們,對於新王的英明,皆都讚頌不已,已然紛紛準備逃命的他們,這次可以正大光明的搜刮燕城乃至左近,帶著無數財貨,跟著英明的燕王殿下,走上逃亡的路途……
他們的目的地,正是蒙古人佔據的遼東。
一路上,這支大軍,都在膨脹,燒殺搶掠的事情,自然沒少幹了,河北地面上,凡擋在這支大軍前的一切,都被這支大軍的上上下下搜刮一空,就像蝗蟲過境一般,什麼都沒留下……
這是戰亂年代,最為可怕的一幕,也是亂世當中,最為常見的過程。
各處義軍,對這個最為熟悉,乾的最多的就是他們,再有就是逃兵,或是入侵中原的異族們。
至今為止,河北人所經歷的契丹,女真等族南下,或者是蒙古人的劫掠,都不如這次那麼的徹底,那麼的殘酷。
由此可見,割據一地之軍閥,為禍之烈,根本不下於異族。
哲別派出的傳令之人,很快便在這支大軍當中找到了李傲,並傳達了哲別的軍令。
不過,令哲別大怒的是,河北大軍一直遲遲未動,一直到了午後,才有人過來,謙卑的告訴千戶大人,他們將為大汗效力,並在千戶大人的帶領之下,去攻打古北口的秦軍。
然後就是討價還價了……哲別無奈的發現,這支所謂的大軍,只不過是一些膽小的兔子,聚集在了一起,而這些兔子,卻還想在這樣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候,得到一些胡蘿蔔……,。
他們的卑微和姦詐,確實很像哲別熟悉的漢人,只是,到了現在,也不曾消失在他視線之內,並在這兩天的廝殺當中,讓蒙古勇士吃盡苦頭的秦國人,難道不也是漢人嗎?
當然,照著哲別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哪裡都是怯懦卑微的傢伙,即使狼群當中,也不能免。
薛奴兒確實沒有率兵北走,他不怕蒙古人的追擊,因為蒙古人現在還剩下什麼呢?
一戰下來,一萬秦軍精銳,只剩下了六千多人馬,傷亡近半,對面的蒙古人看上去更慘,他們的斥候,甚至已經沒有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