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雖是如此,鄧大娘卻對小悶葫蘆絹兒很滿意,在她看來女使,便是可使的女子,在這廚房方寸這地,只要能用,又何管她說不說話,或會不會說話,再說話多的女使難免不會惹出事端。
沒幾日,張家娘子便聽說絹兒雖笨拙卻是一個懂事又不多話的孩子,也就打消了將絹兒退回的念頭。
----
依然是百度加工:
宋朝,賤口奴婢的放良,若是官奴婢若是相關官府認可,而私奴婢只需要主人認可。
豆蔻梢頭春色淺第三章饅頭與包子
這日一大早,絹兒在紗兒幫助將頭髮梳成雙垂鬢,用二隻頂端鏤鑿梅花紋竹簪固定,穿上豆青團紋窄袖短襦、青白色裙角繡梅長裙,綁上淡粉的腰帶,收拾整齊便出了門。
家中小廝灑掃院廳,而巧兒帶著眾女使清掃堂室,擺設椅桌,十分忙碌。直走到了廚房見鄧大娘穿著件深青碎花紋半臂衣,下著深青長裙,圍硃紅腰圍,甚是利索,她正收拾火腿,桌子上鮮果蔬菜擺了一堆。
鄧大娘見絹兒,忙道:“你將昨日泡的竹筍切成絲,再將黃瓜洗了,切絲抹醬,我去去就來。”
絹兒麻利地圍上圍裙,按鄧大娘吩咐收拾好菜,過了一會就見鄧大娘手裡細捧著一個黑漆金絲雕花方盒進房,絹兒忙上前想接過東西,鄧大娘卻拒絕,“物事精貴,小心弄壞。”將木盒裡的物事取出來,小心放入櫥櫃。
絹兒好奇一看,那物事是一套白釉紅桃纏枝刻青蝠陶瓷的四盒四碗,陶瓷做工十分晶瑩精美,與平日所用的粗製器具相差極大。
鄧大娘將火腿切成片,拌著竹筍,切點薑片,倒入鍋中放到灶邊的小火爐上用小火慢燉。手中活未停,嘴裡卻念道:“這些器物是稀罕的,都是當年京城裡的一位大官送給柳家,後來娘子當作嫁妝帶來。一般人誰用得起,也就是家裡招待親近的貴客才敢用上。”
絹兒蹲在旁邊的小火爐扇著風,“今日臨門的貴客是誰?”
正這時,卻見巧兒款款進了門,盤著懶梳髻,插著藍瓷雲狀梳篦,鬢旁一朵開新鮮的三角梅靜靜綻放,上著淺綠絲衫;搭配銀霜白長裙,外套淡黃銀竹緞子對襟旋襖;。
鄧大娘正往灶裡送柴火,忙道:“房裡煙大,小心燻了。”
巧兒盈盈一笑道:“不妨事,說完二句就走。前二日大娘不是問我客人的喜好,誰知這幾日都未有閒去請教,今天我才央問了官人,只聽說貴客喜好饅頭。”
鄧大娘聽了慌神道:“這可如何是好。”
巧兒道:“娘子知大娘不善麵食,已吩咐廝兒去外買去。”鄧大娘聽了才露出喜色,但立刻有些不安道:“村裡無人會做饅頭,如何買得到?”
“廝兒驅車到縣城裡買,應該在客人來之前趕得回來。”巧兒說完便離開。
絹兒在旁邊細聽著,見巧兒已走,便道:“昨兒早上大娘不是做了饅頭嗎?”早上吃的餅雖形狀與現代的饅頭不相似,但做法與口味卻差不了多少。
“你這丫頭糊塗,那是炊餅,怎麼成了饅頭?”藉著一會功夫,鄧大娘將絹兒備好的黃瓜切片,點上些熟油,加入鹽、少許料酒,倒醋一點,拌勻起。
絹兒一時有些迷糊,很快她意識到古代饅頭其實就是現代的包子。至於炊餅倒依稀記得曾叫蒸餅,後因宋仁宗趙楨的名諱才改炊餅。
“現在是甚底年曆,官家是哪位?”絹兒小聲問道。
“啪。”鄧大娘一巴掌輕輕打在絹兒頭上,嘴裡念道:“平日你像個悶葫蘆,今日卻開口全是荒唐話,休得亂說話,官家只有一位,怎麼叫哪位。”
見鄧大娘一臉不滿,絹兒只得作罷不再多問。
待大部分冷盤已備齊,鄧大娘還未見饅頭回來,忙吩咐著絹兒去問問。
絹兒取下腰間圍布,便出了門,路中遇見錦兒,錦兒長得小臉細眼,櫻桃嘴,面板光澤紅潤,跟絹兒梳同式的垂掛鬢,用二隻銅簪定住髮髻,上身豆青團紋窄袖短襦、下穿青白色裙角繡蘭長裙,佩上淡粉的腰帶,雖才十歲面容未長開,卻已有股婷婷玉立的味道,遠遠看去,竟讓絹兒有種畫中仕女翩翩而下的錯覺。
絹兒問道:“姐姐可知巧兒姐在何處?我正找她。”
錦兒道:“巧兒姐去了雜房,若是妹妹找她,隨便幫我帶句話。”
“姐姐說。”
“就說前幾日買的新茶誤擱在小乙哥的衣櫥裡已找到了,待客的果盒還需要三個,還有奶母說小乙哥新做好的衫子不在衣櫥裡還請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