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2/4 頁)
,山川險惡、軍務繁雜,還得吟詩作賦、草擬檄文,岑參日日都累得像條狗一樣。不過,雖然勞累,他還是很喜歡如此充實的感覺。
因此,在五月初九上午抵達碎葉城南後,岑參特別想休息幾日。
可是,安西軍尚在搭建中軍大帳之時,高仙芝就已派牙兵四散而出,分別通知數日前已到達素葉河谷的北庭軍、回紇軍、沙陀軍、黠戛斯軍、拔汗那使團和定居於碎葉城的葛邏祿人,定於五月初九日下午未時三刻,在安西中軍大帳中軍議,商討征伐石國之事。
安西牙兵前往各軍營盤通知之時,岑參就在封常清的帶領下,在剛剛搭好的中軍大帳中收拾整理、佈置席次。
午時過半,席次尚未完全佈置完畢,封常清和岑參忙得顧不上吃飯之時,北庭都護王正見和副都護阿史那暘,就已帶著百餘名北庭牙兵趕到了安西軍營之中。
“怎麼來的如此早?不是未時三刻才開始嗎?”見高仙芝將王正見和阿史那暘迎進辦公用的帳篷,岑參忍不住好奇地問道。
封常清呵呵一笑,指點迷津道:“西征石國,呼叫的屬國兵馬雖多,然起決定作用的,唯安西與北庭耳。只要節帥和王都護商定完畢,軍略也便定得七七八八了,其餘兵馬,俯首聽命即可。”
“那後面得軍議還有何用,直接發令不就行了。”疲憊的岑參不解道。
(本章完)
 ;。。。 ; ;
第五十八章:濟濟一堂中軍帳(二)
“岑掌書,過場還是要走的,不然豈不是太輕視藩屬部族了。不過呢,有件事你一定要記住,無論是大明宮中朝議還是中軍大帳中的軍議,永遠都是參與者越多的場合越不重要,而真正要害的決策,都是由少數人提前商定好的。”封常清說出了自己總結的人生經驗。
封常清的話讓岑參一時有點難以接受,他本想辯駁,可仔細想了想,卻又找不到可以批駁的地方。
在長安時,岑參也知道,無數朝堂重政,不是聖人在紫宸殿召三五重臣決策的,就是李相在內書房和二三心腹商定的。那些文武濟濟滿堂的大朝會,反而更多隻是種儀式。
佈置完席次後,岑參草草吃了幾口飯,就又回到了中軍大帳前。高仙芝和王正見、阿史那暘還在帳篷中商議,岑參想著,估計是安西軍和北庭軍在什麼重大事項上依然存在分歧吧。
岑參站在大纛之下,望著個個昂首挺胸的北庭牙兵和高大威武的安西牙兵,忽而意識到,兩軍主帥的心態,大概也傳染給了各自的牙兵吧。所以他們才都鉚著勁,想要一較高下,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那個銀甲將是誰,怎麼有那麼多我軍的將士和他打招呼?”見封常清吃過飯,慢慢走了過來,岑參忍不住問道。
“他就是在元日大朝會上進獻天馬的馬璘,原本是我軍斥候營的隊正,去年被派去給圍攻碎葉的王正見送信,結果陰差陽錯,救了王正見的小郎君。就被王正見要了過去,現在已經是北庭牙兵校尉了。”封常清三言兩語,就將馬璘的根腳說的一清二楚。
“進獻天馬之事某也有所耳聞,不過不知是他去的長安,更不知他也是安西軍出身。”岑參點頭道:“可惜,那杜判官不曾過來,某還真想結識一下他。”
封常清斜眼微睨,盯著岑參的臉看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那杜環出身名門、風流倜儻,不僅長於參贊軍務,也擅於吟詩作賦,倒是和岑掌書般配得很啊。”
岑參並未細細琢磨封常清的話,只是下意識點頭道:“所以某才渴望一見。”
封常清的面色微變,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最終卻只苦笑了一下,寬容地說道:“岑掌書,西征期間,肯定有機會的……”
“報!封判官,回紇王子葉斛和大將曳勒羅已到轅門外。”守門計程車卒的通傳聲打斷了封常清和岑參的閒談。
“岑掌書,隨我一起去迎接葉斛王子吧!”封常清令道。
葉斛王子被封常清領到中軍大帳前時,他瞄了眼北庭牙兵,輕笑道:“王都護來得真早!方才我還在碎葉城中偶遇策馬急行的霨郎君,可見王都護父子,都是急性子啊。”
“高節帥許久不見王都護,特令人相邀,請王都護早到片刻,敘敘舊。”封常清笑著回道。
葉斛王子一笑,也不再糾纏此事,而是在封常清耳邊低低說道:“封判官,父汗挑選了五十匹駿馬、十隻鷹隼贈給高節帥,我一併帶了過來,還煩請你一會兒過去清點。另外,父汗還特意挑選了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