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補這個缺口。同時,正如希特勒對哈爾德所說,由於他認為俄國人已經“完了”,因此他並不為頓河側翼這條暴露在敵人面前的漫長戰線過分操心了。
但是這條戰線卻正是掩護斯大林格勒的第六軍團和第四裝甲軍團以及高加索戰線上的A集團軍的關鍵。如果頓河側翼垮下來,不僅斯大林格勒方面的德軍要受到被包圍的危險,而且高加索方面的德軍也將被切斷。這個納粹統帥又進行了一次賭博。他在這年夏季戰役中進行這樣的賭博已不是第一次了。
7 月23日,正當攻勢進入高潮時,希特勒又在進行另一次賭'916' 博。
當時俄國軍隊正在頓尼茨盆地和頓河上游之間全線後撤,一路迅速向東撤到斯大林格勒,一路向南退守頓河下游。德國必須當機立斷:是集中力量拿下斯大林格勒、封鎖伏爾加河,還是把主要矛頭指向高加索,以奪取俄國的石油。早在月初,希特勒便已反覆考慮了這個決定大局的問題,但他拿不定主意。最初,石油氣味的引誘力很大。B集團軍所屬的第四裝甲軍團本來已經推進到頓河河曲一帶,離斯大林格勒已經不遠,但是希特勒卻於7 月13日把它從B集團軍中抽調出來,派到南方去幫助克萊施特的第一裝甲軍團越過羅斯托夫附近的頓河下游,繼續向高加索油田推進。這時,第四裝甲軍團本來也許可以奔襲輕取幾乎沒有防衛的斯大林格勒。但是等到希特勒發覺自己犯了錯誤,為時已經太晚了。接著他一錯再錯。兩個星期以後,當第四裝甲軍團回師北上,向斯大林格勒進發時,俄國人已經充分恢復過來,足以抵擋德軍了;第四裝甲軍團的撤離高加索前線,又使克萊施特的力量大受削弱,無法完成向格羅茲尼油田進軍的任務。* 這一支強大的裝甲部隊回師向斯大林格勒推進,是希特勒在7 月23日所作的致命決定的結果之一,他不顧哈爾德和前線指揮官的勸告而作出的要求同時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狂妄決定,具體規定在德國陸軍歷史上著名的第四十五號指示中。這是希特勒在戰爭時期所作的最有決定命運意義的一項決定。因為不上幾天,這項決定便得到了兩頭落空的結果,從而導致德國軍隊有史以來最為丟臉的失敗,它確定了希特勒永遠不能贏得戰爭的勝利,千秋萬代的第三帝國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
哈爾德將軍驚惶之至。在烏克蘭維尼察附近的“狼人”大本營(7 月16日,希特勒搬到這裡,為的是離前線更近一些)出現了一場激烈的爭吵。參謀總長哈爾德極力主張集中主要力量打下斯大林格勒,並試圖解釋,德國陸軍根本沒有力量能在兩個不同方向同時進行兩場強大的攻勢。希特勒反駁說,俄國人已經“完了”。哈爾德便竭力使他相信:根據陸軍的情報,情況遠非如此。
' 這天晚上哈爾德在日記上憂鬱地寫道' 對敵人的力量一直作過低的估'917' 計,達到了可笑的程度,並且越來越具有危險性。在這裡要想認真地進行工作已經不可能了。憑著浮光掠影的印象作出病態的反應,對形勢及其發展前景毫無估計的能力——這些使這個所謂“領導”具有一種極其特別的性質。
哈爾德擔任參謀總長職務的日子也已屈指可數了。後來他在回想當年的情況時寫道:希特勒的決定與自古以來公認的戰略、戰術原則不再有共同之處。他的決定是一種狂暴的天性在一時衝動下的產物,這種天性不承認可能性是有限度的,而只憑願望和夢想行事??關於哈爾德所說的最高統帥“對自己力量病態地估計過高,對敵人力量有害地估計過低”的情況,他後來談過這樣一樁事情:有一次,有人把一份非常客觀的報告念給他聽。報告上說,斯大林於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以北、伏爾加河以西地區仍能集結100 萬到125 萬生力軍,在高加索的50萬人還不包括在內。這份報告並證實了俄國為前線生產的坦克每月至少達1200輛。希特勒未等聽完,便攥著拳頭、嘴角掛著白沫,把念報告的人大罵了一頓,不許他今後再念這種愚蠢的廢話。哈爾德說:“用不著有未卜先知的天才,也能預見到一旦斯大林把這150 萬大軍用於斯大林格勒和頓河側翼,將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我十分清楚地向希特勒指出這一點。但是結果卻是解除了我陸軍參謀總長的職務。”
這事發生於9 月24日,早在9 月9 日,哈爾德聽凱特爾說,握有高加索方面軍隊最高指揮權的李斯特陸軍元帥已被革職,他便料到下一個該輪到他下臺了。凱特爾還告訴他,元首認為他“在精神上已不能勝任他所擔任職務的要求”。關於這個問題,希特勒在哈爾德24日向他辭行時向他作了詳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