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3/4 頁)
有估計會遭到什麼困難。元帥所主要擔心的是法國和英國。波羅的海的門戶將由潛艇佈防。兩艘袖珍戰鬥艦和兩艘戰鬥艦準備同“其餘的”潛艇一起在“大西洋作戰”。根據元首的指示,海軍應當準備好在9 月1 日執行“白色方案”所規定給它的任務。但是雷德爾催他屬下的司令官趕緊把計劃定好,因為“由於最近的政局發展”,行動可能來得更快。
在1939年5 月完了的時候,德國預定在夏末開始戰爭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在全力進行了。巨大的軍火工廠日夜開工,緊張地生產著槍炮、坦克、飛機和軍艦。陸軍、海軍、空軍的能幹的參謀人員擬訂計劃的工作已經進入最後一個階段。部隊也因為徵召新人進行“夏季訓練”而擴大了。希特勒看到他所取得的成就大可心滿意足了。
在希特勒向他的軍事首腦講話的第二天,5 月24日,最高統帥部經濟與軍備局局長格奧爾格·托馬斯將軍在對外交部工作人員所作的一次內部報告中就曾列舉了這些成就。托馬斯告訴他的'489' 聽眾,從前的帝國陸軍花了16年的時間——從1898年到1914年——才把兵力從43個師增加到50個師,而第三帝國的陸軍在4 年之內就從7 個師一躍增加到51個師。其中有5 個重灌甲師,4 個輕裝甲師,一支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的“現代化騎兵”。海軍在幾乎是一無所有的基礎上建立了一支有兩艘26000 噸的戰鬥艦,兩艘重巡洋艦,17艘驅逐艦和47艘潛水艇的艦隊。它已經有兩艘35000 噸的戰鬥艦,1 艘航空母艦,4 艘重巡洋艦,5 艘驅逐艦,7 艘潛艇下了水,而且還在計劃造多得多的艦艇。空軍從完全一無所有開始,白手成家建立了一支有飛機21箇中隊、人員26萬人的力量。至於軍火工業,托馬斯將軍說,已經在生產比它在上次大戰產量最高的時期還要多的軍火,而且在大部分部門內,產量遠遠超過任何其他國家。這位將軍宣佈,事實上,德國重整軍備的總成績“在世界上很可能是獨一無二的”。
儘管德國的軍事力量在1939年夏初已經十分強大,希特勒計劃在秋初進行的戰爭能否取勝還要看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德國仍然還沒有也許永遠不會強大到能打敗法國、英國和俄國再加上波蘭的聯合力量。在這個決定命運的夏天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決定於元首有沒有能力限制戰爭的範圍——首先是,使俄國不致同西方結成軍事同盟。這種軍事同盟是李維諾夫剛在他下臺以前還曾建議過的,而且是張伯倫雖然在最初似乎已予以拒絕但到5 月底的時候又在重新考慮的。
俄國的插手:二
在下院5 月19日的辯論中,英國首相繼續對蘇聯建議採取了被丘吉爾認為是冷淡甚至不屑的態度。他有點懶洋洋地向下院解釋說,“在兩國政府之間有一道幕,或者說一道牆,極難穿過”。另一方面,丘吉爾在勞合·喬治的支援下爭論說,莫斯科提出了一個“公平的建議”……比張伯倫自己的建議要“更簡單,更直接,更有效”。他請英王政府“給腦袋裡裝上點兒殘酷的現實。如果沒有一條有效的東方戰線,就不可能在西方有令人滿意的防務,而'490' 如果沒有俄國,就不可能有一條有效的東方戰線”。
張伯倫在四面八方暴風雨般的批評之下只得屈服,最後在5 月27日指示英國駐莫斯科大使表示同意開始談判互助條約、軍事條約和對受希特勒威脅的國家作出擔保。馮·狄克森大使從倫敦通知德國外交部,英國政府雖然採在談到德國戰鬥艦的噸位的時候,托馬斯將軍甚至是在欺騙德國外交部。有一份日期標明為1938年2 月18日的德國海軍檔案很有意思地提到,曾根據英德海軍協定把假的戰鬥艦噸位數字提供給英國政府。它說,號稱26000 噸的艦隻,實際噸位是31300 噸;號稱35000 噸的戰鬥艦' 這是英國和美國海軍艦隻的最高噸位' ,實際噸位是41700 噸。這是納粹騙術的一個絕妙的典型。取這一步驟,心裡是“老大不願意的”。不但如此,狄克森還看穿了很可能是張伯倫所以採取這一行動的主要理由。他在發給柏林的急電中報告說,英國外交部已經得到“德國在莫斯科伸出觸角”的風聲,並且害怕德國可能會做到使蘇俄保持中立甚至誘使它保持同情的中立。那樣就將是包圍政策的徹底瓦解。
5 月份的最後一天,莫洛托夫在蘇聯最高蘇維埃會議上以外交人民委員的身份作他上任以後的第一次演說,他痛斥西方國家猶豫不前,並且宣告,它們要是認真想同俄國一起制止侵略的話,就必須拋開枝節問題,在3 個主要點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