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當歌聲停止時,繞圈圈的孩子們也停止步行,這時蹲在地上的小孩就會喊出一個詞,似乎是某個人的名字,這時其它的孩子們就會鬨堂大笑,說”不對”(這句我還聽得懂),不過也有些時候,孩子們會大笑:”答對了”,這時蹲在地上的孩子就會站起身來,和他正後方的孩子交換,換成另外那孩子矇眼蹲在地上,而原本被圍在中間的孩子加入圓圈當中。
看來這群孩子們是在進行某種遊戲,令我想到小時候玩的”梅花梅花幾月開?一月不開二月開,二月不開三月開… …”也許這群孩子所唱的童謠就類似這個遊戲的口令吧?
我站在街角,看著這群孩子玩著、笑著,他們的笑語帶有毫無雜質的純真,我想起自己也曾有過這天真無邪的童年歲月,又意識到即將邁入社會、正式長大成人的自己,原本這次旅行就是要作為”變成大人的最後紀念”,為自己的學生生涯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如今卻… …
一隻手突然搭在我的肩上,我嚇了一跳,猛然回頭,怡蘋就站在我的身後,笑著說:”小夢?妳怎麼在這裡?”
我瞅著怡蘋,她看起來心情平靜許多,雖然臉上的笑臉仍有些勉強僵硬,但好歹她可以讓自己露出笑容了。我也笑著回答:”就出來走走啊!怡蘋,妳沒事吧?”
”沒事沒事,我才沒那麼小心眼呢!只是一時真的是被氣到了,出來讓自己冷靜一下… …妳說的也有道理,瑛華身體可能還沒有調養好,我不應該這樣責怪她。”
我鬆了口氣,怡蘋果然還是理性成熟的。
”那我們回去吧?現在開始歡樂的京都之旅也不遲。”我笑了笑,怡蘋這時也露出真心的燦爛微笑:”好啊!”
我正想和怡蘋一同返回民宿時,突然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對勁。
我回過頭,赫然驚覺,原本唱歌嬉戲的孩子們竟然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巷子內安安靜靜的,我的耳邊還留有方才童謠的旋律,這群孩子們是在我和怡蘋說話的時候離開的?可是方才他們明明還正在玩興上,況且我跟怡蘋才講沒兩句話,他們怎麼可能在眨眼間全部消失?
”小夢?怎麼了?回去啊!”
怡蘋的聲音在我背後響起,空蕩蕩的巷子映入我的眼簾,前所未有的顫慄襲上心頭。
後來我才知道,事件發生前必定會有徵兆,因為所有的變故都不會是一天造成的,一定是由無數個開端埋下伏筆,最後醞釀成一件大事,再由某條導火線引爆。
但是這時的我,還無法察覺出眼前的種種異像將會演變成何種命運,只能任由自己茫然摸索,最後被炸得粉身碎骨。
人偶 第二章 童謠03
在返回民宿的路上,我將方才聽見的童謠哼了一遍給怡蘋聽。怡蘋才聽到第二句,立即說:”啊!這首歌我知道。”
怡蘋說,這是一個很由來已久的遊戲,這首歌的歌名就叫做”籠子”。
圍起來 圍起來
籠子裡的鳥兒啊
什麼時候出來呢?
在黎明來到的傍晚
白鶴和烏龜跌倒了
後面的正面是誰?
”我們小時候應該也玩過類似的遊戲,小孩子圍成一個圈,當鬼的小朋友被圍在中間,圍成圓圈的小孩子手牽手,一邊繞圈一邊唱這首童謠,童謠唱完的時候就要停下來,讓當鬼的小朋友猜是誰站在他的正後方,如果沒猜中的話,他就要繼續當鬼,如果猜中了,就要換被猜中名字的小朋友當鬼。”
”如果是玩遊戲用的歌,這曲子的旋律也太悲傷了… …幹嘛不唱得歡樂一點?”
”這妳就不知道了。”怡蘋狡黠一笑,”這些遊戲都是很久以前流傳下來的,以前的日本又沒有Do、Re、Mi、Fa、Sol,就像中國古代也只有宮、商、角、徵、羽一樣,古代的旋律本來就比較偏向現在所謂的小調。而且啊… …古代小孩唱的歌,多半都是一些壞事,沒辦法歡樂的。”
聽了怡蘋語帶玄機的話,我不由得狐疑:”都是壞事是指什麼意思?”
怡蘋立即發揮她的博學多聞:”其實啊,以前父母教小孩子唱的歌,多半是當時社會上的案件,比方說鎮上的殺人案啦、村子裡發生了什麼不幸事故啦… …古代資訊不發達,沒有報紙也沒有電視新聞,人們對於這些事件都只能口耳相傳,大人們也不能直接講述給小孩子聽,傳來傳去後,就變成小孩子之間哼唱的歌謠了。像中國古代的亂世,不都會有一些反映時事的小曲兒傳出來嗎?好比說誰誰誰要造反、天地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