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2/4 頁)
三位,而米有才只是第四位。可孟有道和米有才卻是全都清楚,十年前的大內武監供奉的排名之戰,他們倆卻是都沒有用盡全力的。他們之間的功夫不相伯仲,若盡全力,唯有同歸於盡。
故此,此時他們為了自身的堅持所戰,卻是很有可能他倆都死在一起,可他們倆卻是無一畏懼。
不知何時,米有才和孟有道之間,起了一道旋風。塵沙微揚,略微影了一下兩人的視線。原本靜靜對持而立的米有才和孟有道,卻是幾乎同時動了起來。
米有才揮手之間,已是從袖中揮出一條短棍,那短棍隨著米有才的揮擊之勢,已是伸長成了丈八長棍,頭尖尾粗,猛地向那孟有道掃去,卻正是大眾皆會耍上兩手的太祖棍法之橫掃千軍。
可這橫掃千軍,出自米有才之手,卻是與眾不同。
須知,但凡那簡單的,大眾的,能流傳甚廣的,必有其不平凡之處,往往皆是精髓暗藏,有其實用之處。
那宋太祖本是軍中大將出身,天資過人,武功蓋世,他創的這路棍法,雖然簡單易學,可是卻最重殺伐之氣,乃是軍陣之中的搏命棍法。平常人雖的其招式,卻只得其行,不得其奧義。可這大內武監的太祖棍法,卻是宋太祖親自傳下。米有才更是其中高手,這一橫掃千軍使出,卻是帶的逆風迴轉,平添一股凌厲殺伐之氣。
膽小的,卻是不用打,先自嚇死了,卻是與那楊志的金刀刀法小成之後的刀勢,有其相似之處。
只不過,米有才的對手孟有道,卻也不是什麼二三流的無能之輩,自是不會被米有才的殺伐之氣嚇到,孟有道急衝而上,右手下垂的袍袖一揚,也是一根短棍樣的兵器滑入那孟有道的手中。
只是,隨著孟有道的衝刺,那短棍雖也是急速伸長,可卻不是什麼頭尖尾粗的長棍,而是一杆丈八的無櫻長槍。隨著那長槍衝刺延伸之勢,如一條怪蟒一般,直刺米有才。
這孟有道使得卻也不是什麼絕學,而只是槍法中基礎“刺”字訣。可這孟有道刺出的這一槍,卻是充滿著一往無回的氣勢。哪怕前面就是一座山,哪怕孟有道就是被亂刃分屍,這一刺,卻也是先要把山刺個窟窿再說。當今天下,能把太祖棍法中的橫掃天下,以及槍法中的“刺”字訣,使得這般好的,卻是沒有幾人了。只可惜,他們倆卻是碰到了一處。
那太祖棍法的橫掃千軍,講的就是一個剛猛無比的氣勢,而那槍法的刺字訣,卻也是同樣要求一往無回。他們兩個遇到一起,那真是需要狹路相逢勇者勝了。而且,如此剛猛的招式,稍一膽怯變招,氣勢破壞,氣機牽引之下,對方的那一招,絕對威力倍加,更是難得活命。
這兩人倒好,不動則已,這一動,卻是立時陷入了這你死我活的拼命狀態。
兩丈的間隔,擱給普通人,也許距離不斷,可對與米有才和孟有道的長棍,長槍,卻是眨眼就到。而這千鈞一髮之際,卻是出現了一點問題。
這米有才和孟有道決戰的地方,正是那五里亭。那五里亭雖然小,可稱為亭,自然也要有立柱,有蓋頭。米有才站在五里亭外揮擊長棍,橫掃千軍,還沒打到那孟有道呢,自然是要先掃到那五里亭的立柱。
雖說,在那米有才的長棍攜帶不下千鈞的力度之下,那五里亭的立柱毫無懸念地斷為兩截,米有才的長棍,幾乎是沒有受到攔阻一般的繼續向那孟有道打來。可是,那卻也只是幾乎。米有才的長棍受到五里亭立柱的阻擋,終究還是慢了一絲。
這一絲,雖然正常人,乃至二三流的高手都不會感覺出來有什麼不同,可在米有才這個檔次的高手來說,哪一絲,已經就是勝負的分界線。
須知,孟有道可是挺槍直刺,直接從那五里亭的中間刺入,前方卻是沒有什麼阻擋的,只要快上那麼一絲,搶先扎死米有才,就算捱上米有才那慣性揮擊的一棍,可沒有米有才內勁的支援,那也不會受到什麼重傷。
眼瞅著,不到眨眼之間,米有才就要喪身與此!
第十四卷 第五回 第一將門
孟有道無櫻長槍急刺,眼看米有才就要命喪當場,猛然間,米有才右手袍袖震裂,露出一個食指獨伸,四指緊握的拳頭。
但是!那拳頭所有的風采,都被那挺直如棍的食指所奪。那食指雖短,卻給人一種擎天巨棍的感覺,而那米有才的食指,更是急速向那孟有道的槍頭七寸的地方敲去。
只聽“當”的一聲巨響,孟有道那長槍一刺,當即就被米有才的指棍敲偏了。貼著米有才的左肋急速而過。而緊接著“嘭”的一聲悶響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