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頁)
應相結合的供應辦法。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作戰是在一個三面臨海的狹長半島上,又處於敵空軍嚴重封鎖破壞的情況下進行,要能源源不斷把物資送往前線,保障部隊的需要,這是志願軍後勤工作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根據運動戰時期供應的經驗教訓,轉入陣地戰後,志願軍的後勤供應採取了分割槽供應和建制供應相結合的辦法,即把整個戰區後方地域劃分為戰役的、戰術的兩個層次,從祖國口岸至一線各軍後勤之間為戰役後方,從軍隊後勤至前沿陣地之間為戰術後方。把這兩個供應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既減少了物資轉運和發放層次,又減少了物資的損失,提高了供應效率。這種分割槽供應與建制供應相結合的供應辦法,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新發展。
第四,建設兵站運輸網。把整個戰區後方建設成為統一的四通八達的兵站運輸網,是兵團聯合作戰、組織後勤供應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措施。抗美援朝作戰轉入陣地戰以後,後勤工作在“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指導下,在志願軍司令部統一組織指揮下,以鐵道兵、工兵為骨幹,發動全軍修復和新闢道路,改變道路佈局,使整個戰區後方逐步形成了網狀道路佈局。建設了縱橫交錯的交通道路,把各供應區聯絡成網。並沿主要交通道路線上配置兵站、醫院、汽車團以及高射炮兵、工兵、防空哨所等部隊,形成分割槽供應的整體部署。透過科學的組織指揮,把後勤各種力量組成一個強有力的對敵鬥爭、物資供應和醫療後送的統一體系。實踐證明,建設兵站運輸網,對於戰勝敵人破壞、搞好分割槽供應、保證作戰任務的完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如葉劍英在一首詩裡所寫的:苦戰三年依後勤,敵機攔阻且投菌。組成網狀交通站,保證彈糧給軍隊。
在中央軍委的指導下,志願軍的後勤工作逐步實現了向現代化後勤的轉變,即:由單一的陸軍後勤轉變為各軍兵種的合成軍隊後勤;由主要組織物資、衛生保障,轉變為既要組織物資、衛生、技術等保障,又要組織指揮後方的對敵鬥爭;由少數業務部門和勤務分隊組成的保障部門,轉變為既包括多勤務部門和部隊,又包括防空軍、鐵道兵、工程、公安警衛部隊等組成的聯合部隊。這些歷史性的重大轉變是軍隊現代化後勤建設的重大進步和飛躍。
5、正確處置正面戰場與側面戰場的關係,使兩個戰場密切配合。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共中央和彭德懷密切關注正面戰場,處置十分英明。在朝鮮正面戰場是主要戰場,對整個戰局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重視正面戰場的同時,還必須要確保軍隊側後的安全,方才不出大的閃失。朝鮮戰爭中,敵人有絕對優勢的海、空軍,制空權、制海權完全掌握在敵人手中,並且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曾經有過數次登陸成功的經驗。朝鮮半島地形條件特殊,三面環海,地幅狹長,而蜂腰部寬只有170公里,海岸線長萬多公里,便於登陸作戰。鑑於便於敵登陸的有利條件,中共中央在指揮抗美援朝戰爭中,在重視正面戰場的同時,始終充分重視側後海岸防禦,嚴防敵人的登陸,使正面戰場得到了可靠保障。
一、抗美援朝(10)
毛澤東和彭德懷無論在前期、中期或後期,均把防止敵人從側後登陸作為戰爭指導的一個重要問題。毛澤東早在戰爭初期,就指出要防止敵人從我側後登陸。第3次戰役後,1951年1月15日,彭德懷在中朝高階幹部會議上指出:“考慮到朝鮮是一個狹長半島,東西海岸到處可以登陸,海岸必須防禦。海岸暴露,無海軍保護,一旦敵人乘我後方空虛登陸,那就重複了過去的教訓,所以,以上三個戰役均未取猛追和連續進攻的作戰,而採取有階段的作戰,只相機追至適當位置而停止。”在第四次戰役中,敵人又計劃從側後登陸,以配合其正面進攻,企圖在朝鮮蜂腰部(即元山至平壤一線)建立新防線。為粉碎敵之陰謀,志願軍決定,在敵人登陸之前軍隊實施反攻。為此於4月22日開始發起了第5次進攻戰役,集中了15個軍的兵力,連續奮戰50天,殲滅敵8萬餘人,粉碎其妄圖從側後登陸的計劃。轉入陣地戰以後,敵常在日本保持有一至兩個步兵師的預備隊,進行兩棲登陸訓練。為此,志願軍更加提防敵人在側後登陸進攻這一著,利用正面戰場比較穩定的機會,加強了東西海岸的防禦。1951年9月17日,中央軍委決定:分別成立東、西海岸指揮所,並調集部隊加強了東、西海岸的防禦力量。1952年夏,正面戰線基本形成了以坑道為骨幹的支撐點式的堅固防禦陣地體系後,即從正面戰線又抽出一部分兵力,加強東、西海岸的防禦,並構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