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從《親征錄》和《元史太祖本紀》。——譯者),和拉施特一樣,將勝利歸屬於成吉思汗。答蘭巴勒主惕在客魯漣河下游的北岸,在它流入庫淪湖(小達賴湖)的入口之前,有一帶小山名叫巴勒主歹,但是這個地方離開上面所說的桑沽兒河很遠,桑沽兒河是上客魯漣河的支流。
③ 蒙古史源(《秘史》)說,成吉思汗只是退到一個狹窄的叫做哲列捏地方屯紮。
④ 同一史源說烹煮的是一些赤那,即“狼”(Tchinos)。
⑤ 《秘史》第129 節,鮑乃迪,第64 頁。
① 《拉施特書》,別列津譯,第96 頁,《多桑書》採此說,I.45.但是他將《拉施特書》的答蘭巴勒只兀喀變成巴泐渚納。《元史》所說相同(克羅斯譯,第12 頁)。
② 額連堅哈拉道安是一位蒙古作家,於1919 年寫了一本引人入勝的《成吉思汗傳》(貝爾格萊德,1919), 裡面第四章的題目是”帖木真被一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
第二章 蒙古國家的形成
在上述事件之後,脫離札木合而投到成吉思汗方面來的這些首領,為成吉思汗增加了很大力量。他們是兀魯兀惕的首領主兒扯歹和忙忽惕的首領忽餘勒答兒(即下文的忽亦勒答兒。——譯者),他們兩人都是帶著一族的人同來;我們很快就要看到他們對於成吉思汗的效忠,特別是在對客列亦惕人鏖戰的時候。還有蒙力克老人①'5'和他的七個兒子也到成吉思汗的營盤來了。他們的歸附,使這個征服者特別覺得高興。蒙力克就是也速該的親信, 我們在上面說過②,也速該臨終託他接這個未來的英雄回來。不顧這種信任, 蒙力克沒有盡他監護人的責任而離開了這個兒童,聽任他處於困難之中。他現在重新來到,一個審慎的人有這樣行動,可以證明成吉思汗事業的基礎已經開始鞏固。成吉思汗善於將應該懷恨的事情置諸度外,使一切前來的人感覺心安,他在斡難河畔的樹林裡面開一個盛大筵宴,歡迎這些新來的部下。③
拉施特給我們清楚地指出來,人們之所以歸附於成吉思汗由於什麼原因。當一些徘徊於成吉思汗和他的對立面,即泰亦赤兀惕人或札只刺惕人之間的氏族,困於饑饉要求參加圍獵的時候,成吉思汗收納他們並且分給他們的獵物超過他們所應得的部分。④各部落轉相告語,把成吉思汗的絕對正直、寬宏大量、他既堅定又寬沖齡。但《元史》是不足信的,以一沖齡的帖木真何能集合數萬之眾與札木合對抗,而且正在部眾離貳之時。故這次戰役必在帖木真就蒙古汗之後發生。我以為帖木真最初被推戴為蒙古汗,其後武功日盛,再上尊號為成吉恩合汗。《元史》是根據十三朝實錄的,而實錄諱敗為勝,也是可能的。這次成吉思汗是戰敗了,《秘史》記載翔實可信。按上文《元史》所謂脫端火兒真將叛,謂池已幹,石已碎留復何為。此人火兒真疑即是忽察兒(亦作呼濟兒)為捏坤太子之子。在帖木真將被推戴為汗之時, 與忽圖剌汗之子阿勒壇來歸附,想是叛去之後又來歸,但這兩個人也就是札木合指責為離間他與他的安答帖木真之人,並且此二人不久也再叛離成吉思汗而投到汪罕那裡去。'容的作風與泰亦赤兀惕或札只刺惕首領們的反覆無常、專橫暴戾相比較:“帖木真領主脫去自己的衣服給你穿,從自己騎坐的馬上跳下讓給你騎。真是一個知道如何享有國家,供養戰士,和能夠在他的‘兀魯思'維持良好秩序的人。”①
① 蒙力克屬於晃豁壇部。
② 參閱本書第45 頁。
③ 《秘史》,第130 節;《拉施特書》,別列津譯,前引,第96 頁。
④ 別列津譯本,上引,頁96—97。
① 參閱《拉施特書》,別列津譯,同上第98—99 頁。相同的說法見《元史》,克羅斯譯,第13 頁。
② 札合敢不《親征錄》和《元史》均作札阿紺布。據《拉施特書》,“札猶言地,敢不猶言大將軍”。“札
第二章 蒙古國家的形成
第九節成吉思汗仲裁客列亦惕領主們的爭端
大約在這個時期,成吉思汗的宗主和朋友客列亦惕國王脫斡鄰勒遇到了不幸的事件,這無疑有利於成吉思汗的權威。我所以說是“大約在這個時期”, 因為我們在下面所述的事件,根據《拉施特書》和《元史》,應該是發生在撒察別乞和泰出的被譴和被殺以前,因此,在《秘史》裡面雖然沒有指出一個相對的日期,我們似乎應該在這裡說它。
從性質來說,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