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您剛才說的住與異,那麼就意味著還有兩個文物上的圖案代表另外兩個意思,生和滅?”劉昊追問道,相比於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始終接受唯物主義教育的洪森三人,百年老傢伙更能理解這些帶有宗教色彩的解釋。
“可以這樣判斷,按照宗教法器地習俗,要麼就是一件東西代表多個意義,要不然就是一件器物代表某個整體含義中的一部分。”達通仁波切略微活動一下久坐麻木的腿腳,回答道。
“如果
尋找代表生滅兩個意義地文物,應該去什麼地方?我地區有什麼地方最符合代表生滅意義的物品存放?”洪森並沒有指望這個問題能夠有明確答案,只是這東西既然牽扯到宗教,沒準真的有傳說或者規律可尋。
達通仁波切聽完這話,又是一陣大笑,然後才接著說道:“這位施主,我雖然頂了一個活佛的虛妄名頭,可是自己到底不過是在苦海中游泳的可憐人,光憑几個字就能告訴你你們要找地東西在哪裡?我連這些字是你們從何處得來都不知道,所以你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
洪森知道是自己有些心急了,話已經說的夠明白,對方既然認識這幾個文字,身份上又經過武鎮方的確認,應該不會有問題。想到這裡,洪組長從上衣口袋裡掏出那兩件物品地照片,依舊是用雙手遞了過去。
達通仁波切這次觀看照片的時間,可比看花紋的時間長許多,劉昊甚至覺得他是在不停地摩挲著那幾張照片,良久之後,達通仁波切才將照片放下,嘆息道:“原來不是傳說,原來真的不是傳說。”
不用眾人追問,達通仁波切已經將他所知道的事情娓娓道來。
藏傳佛教一直都有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說,佛苯之爭的年代,也就是佛教誕生之初,曾有過佛祖法器現世,一共四件,分別代表生、住、異、滅四相。據說四件法器分別為珠、杵、鈴、缽,一旦湊齊四件,就具有毀天滅地之功,改天換地之能,由於佛祖法器威力巨大,因此在傳說中佛祖只將其中三件留給後人,在其圓寂後,無人知曉代表千變萬化之意的異鈴到底流落何方。
“當然,這些不過是傳說,如果諸位能夠找到這些物品,對於研究早期佛教演變這一點就有很大幫助,也是我藏傳佛教之幸,佛教之幸,一件大功德啊。”達通仁波切的語氣頗為感慨,不等劉昊重複洪森剛才那個問題,很乾脆地回答道:“既然照片上的兩件文物與傳說中的佛祖法器類似,剩餘兩件很可能也是真實存在的,按照我對法器傳說的理解,它們的埋藏位置應該是與四神山相關。”
“四神山?”
“恩,四神山分別是朵覺悟山、岡仁波欽山、梅里雪山和阿尼瑪卿山,其中梅里雪山一直以來都有個很特殊的習俗。”達通仁波切顯然不打算用擠牙膏的對話方式,直接說道:“許多信徒相信,他們生前能夠來到梅里雪山並帶走一塊石頭,梅里雪山就會庇護自己的一生。信徒死了,這塊石頭以及他的一件隨身物品就要讓親朋好優帶回梅里雪山,裡面的含義就是魂歸梅里,庇佑轉世。如果代表虛無的滅缽確實存在,那麼它就應該在梅里雪山的某個地方。同樣,位於神山聖湖之地的岡仁波欽山自然是存放生珠的最好地點。”
說到這裡,達通仁波切相當乾脆地表示言盡於此,召喚小喇嘛送眾人出去,在悠揚的誦經聲中,眾人告辭離開。
走出角門,在身後木門關閉的那一刻,洪森低聲問道:“你們覺得這位達通仁波切提供的訊息有多少是真的?”
“先不論真假,梅里雪山距離這裡雖然不遠,它的面積卻不小,就算咱們想找,恐怕也無從找起。”武鎮方有些煩惱地摩挲著自己的寸頭。
蕭敏憋了半天,終於可以說話,還沒等她發表意見,洪森打斷道:“這事兒還是回車裡談吧。”
******
達通仁波切那張佈滿皺紋的面龐再次恢復到古井不波的狀態,盤坐在毯子上思考良久,這才拉動鈴鐺,那名將客人送出門外的小喇嘛閃身而入,匍匐在地上,並不抬頭,也不說話。
“告知活佛,南亞那邊傳來的訊息被證實,四聖器出世的訊息是真的,我已將可能藏匿地點透露給官方,希望能夠依靠他們的力量尋獲軸心埋藏地,上半年損失的人手過多,我會聚集最後的一批人跟在官方人員後面,希望有所收穫。一旦軸心的力量被格魯派掌握,護法神降臨的日子為之不遠,我們翻身的日子就會來臨!”此時的達通仁波切早已經沒有剛剛那副得道高僧的模樣,取而代之地是對權勢的渴望。
赤裸裸地渴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