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生,佛陀傳法,佛苯之爭,接著是戰國時期,結合佛祖法器所攜帶的能力、梵文,時間邏輯上嵌合的絲絲入扣,聯想到達通喇嘛所說的毀天滅地之功。
一件可以當作核武器使用的古代器皿?
劉昊禁止自己再順著這條思路推斷下去,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推論太過聳人聽聞,也因為這個推論太過瘋狂!
接下來的路程依舊充滿了痛苦,負傷後要走這麼遠的路,就算是略微向下傾斜,對於任何人都是一種酷刑。當三人互相攙扶著看到不遠處代表出口的亮光,即便是體質已經恢復正常的劉昊也覺得自己是從地獄中爬出來的。
累歸累,劉昊依舊承擔起探路的職責,帶著對講機與GPS,到洞口。
洞口並不寬,只能容一個成年男子正身進出,處於兩道緊湊並且充滿了積雪的山樑之間。洞口的隱蔽程度相當高,除非有人知道洞口的確切位置,否則無論從山樑上還是山樑之間向這邊觀察,所能看到的也只是幾塊相當普通的巨大岩石。如果不是洞口上方的石頭被人鑿空,形成一道半天然的石棚,同時洞口離地面又有一米多高,恐怕早就被積雪所掩埋。
GPS顯示,他們這趟旅程從瑪兵扎拉旺堆峰的側面斜插而過,剛好穿過一座無法攀登的小山峰,與蕭敏之間的直線距離差不多有十二公里。順著山樑向前走大概二十公里就可以找到適合下山的山坡,距離這裡最近的村莊五十公里。
洪森與李葵麗走出洞口的時候,劉昊已經從無線電中確認了兩件事。
格薩爾王陵墓。
武鎮方殉職。
蔚藍的天空,碧綠的荒野,墨青的山巒都在劉昊的眼前失去了顏色,廣袤雄奇的景色也無法吸引李葵麗的讚歎並深深刻畫在她的腦海中。誠然,二人認識武鎮方的時間並不長,甚至連交流也沒超出工作的範疇,可是,這名中校留給他們的印象卻太過深刻,對於他的殉職,兩人的心情已經不能用十分沉重來形容。至於洪森,他的表情卻如磐石一般沒有絲毫波動,身上的傷口卻在確認訊息屬實後重新包紮了一遍。
三十個小時過去,四個人在鹽井匯合,李葵麗多少有點狼人血統,受傷的地方處理完畢對於日常行動影響不大,洪森卻不同,小腿那一槍讓他在走路的時候不得不拄著柺杖。小個子在與桑洛用藏語辯論的時候因為情緒激動,洩露了重要資訊,四人已經知道襲擊武鎮方、蕭敏以及民兵隊員的直接指使人是達通喇嘛,。
由於達通喇嘛身份特殊,在沒有任何人證物證的情況下,考慮到他的背景身份,不能隨便對其進行處置。不過,這位老喇嘛再怎麼‘活躍’,他也是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就和他的主子一樣,蹦達不了幾年了。身份暴露,身邊的隨從全被更換一新,在有生之年老喇嘛只能安心地在寺院內念念經書,想要跨出院門一步也難如登天。
無論是洪森還是李葵麗,似乎都忘記了自己身上那幾處槍傷換成普通人最少要修養兩個星期的事實,就連蕭敏也僅僅是替洪森選了一副最適合他使用的柺杖,對於自己的愛人帶傷工作也沒有提一個字。
武鎮方這個名字足以說明一切。
相比於親手幹掉達通喇嘛,洪森更想替老同學完成他最後一個願望,解決這個案子。
第一百二十九章 … 大計劃
玉濤不可能在山溝裡轉悠太長時間,生珠到手,他的肯定是滅缽。
老喇嘛既然派人跟在劉昊等人身後,就說明這傢伙在物品大概位置方面的推斷沒有錯,閔玉濤的目的地將會是岡仁波欽山。既然二一四國道出現塌方,從鹽井前往岡仁波欽山最便捷的辦法是返回麗江,搭乘軍用飛機前往拉薩機場,然後再從陸路開著汽車前往。
方法是好方法,應急小組想要抓捕閔玉濤與阿火二人卻不能這麼做。
理由很簡單,岡仁波欽山在宗教界的地位實在是太過特殊。
試想一下,梅里雪山不過是四神山中屈居末席的,這才有人敢冒險攀登,即便如此,當年的登山隊還遭到了一萬多名喇嘛的誦經詛咒。岡仁波欽山可是四大神山之首,別說攀登,就是在當地說一句侮辱神山的話,能不能活著走出高原都是未知數!
佛教中所描繪的須彌山指得就是岡仁波欽山,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道場大雷音寺就在此處,印度教大神溼婆的神殿也建立在這裡,這座位於阿里地區的宗教神山,被佛教、苯教、古耆那教以及印度教共同奉為鎮教聖山。
閔玉濤在這個被四大教派承認的世界中心弄出什麼動靜來,先不說會不會給前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