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也失敗而歸,副將李安遠、劉弘基戰死。
史書上說是李世民同志打仗的時候生病了,好像還是高燒。高燒迎戰,輸了還能從亂軍中逃出來,實在厲害,佩服佩服。看來逃跑也是有技術的,具體我就不說了,揭別人的短處是不好的。
薛舉很激動,後果很嚴重。
京城馬上歸我了!
然而,常看電視劇的人知道,事情總是在最好的時候突然變壞,正如那一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正當大家懊惱時,卻傳來了一個訊息:他們中了五百萬大獎。
耍你的。但這個訊息和用兩塊錢買彩票中了五百萬時一樣的分量:薛舉死了。
據說去唸經的巫術家一看就斷言:這是做人不好的原因才早死。
很中肯。據史料,薛舉一家都沒什麼好貨色,個個都喜歡欺負人。
該!
李世民看準機會,和薛舉的兒子薛仁杲在折墌城相持。
要說這位薛仁杲,那可真是一位很激動的人。
激動過了頭,又沒幾把刷子,就是莽撞。
李世民堅守城池,看著薛仁杲同志一邊激動一邊表演。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薛仁杲一點都沒繼承他父親的軍事水平(雖然他父親打仗也不怎麼樣),十萬大軍左突右撞,愣是沒打下來,反倒士氣低落,糧食所剩無幾。
據說,他在攻城時的命令是這樣的:給我四面全攻。
看來李雲龍先生還是有知音的,雖然這位知音到最後把攻城搞成了添油戰術。
所謂添油戰術,那可正是兵家大忌。請大家一起聯想這麼一個場面:一個很窄的路口,士兵攻擊時只能一個個過,而守軍則以逸待勞,過來一個敵軍就放一箭。而攻城部隊卻在繼續往前擠……
這就是添油戰術。
但問題是,油快不夠了,但城照樣好好的,就算踢破了腳也不會掉下一塊磚頭。
一般這個時候,往往就會有人當“X奸”了。如果投靠對了,那就叫投誠;投靠錯了,不好意思,就叫叛變。
這次跑龍套演這一幕的是牟君才和梁胡郎。老一套又來了。
李世民要行動了。
縮頭的不只有烏龜,還可能是毒蛇。前面縮頭,是為了一招制敵。
他的眼光,看向了城邊的平原。
大將龐玉先運動到平原的南方,於是敵將羅某大喜,立刻興沖沖地殺來。結果龐玉不知道是不是沒睡醒,連連敗走。
羅某不斷追擊,一直追到了平原的南部。羅某很高興,也許在他看來馬上就能一口吃下李世民了。
但手下突然帶來了另一個訊息:刺客李世民突然帶領部隊從平原的背部突襲。
羅某一見李世民,差點沒激動地從馬上摔下來,於是趕緊下命令。
後隊變前隊!幹掉李世民!
他似乎把李世民當成天上掉的金元寶了。
但他忘記了一點,他的背後……還有龐玉。
兩面夾攻。
在這個平原的旁邊有一個深澗,打完仗後,裡面全是人。
這個洞直通地府,路上沒有人攔你。下去的人,將有幸和閻王吃飯談天,重新做人。
然後,李世民再接再厲,率領二十名騎士,一直向薛仁杲部殺去。
薛仁杲在嬰城,一見李世民的幾個騎士便自信(自認為)地斷定:這是誘餌,不能出戰。
現在,這個看法是錯的,可是馬上就對了。
不久,李世民的大軍到達,將城嚴嚴實實圍了起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
薛仁杲投降。
是日,俘其精兵萬餘人、男女五萬口
交談
薛仁杲投降了,但將士們有些不解,於是有了這段對話。
將士問:一開始大王(李世民)在野戰中破敵,他的主人還有堅城,大王你連攻城武器都沒有,也沒什麼步兵,為什麼能攻下呢?
是啊,這個問題我也想知道答案,馬又不是壁虎,難道讓騎兵爬牆壁嗎?
太宗答(就這麼叫吧):“我用權術壓迫他。(意思:我打心理戰)他的計謀不能順利執行,內心急躁,所以能勝利。
等等,心理戰最多隻能威懾敵人,難道能當超能力來殺敵嗎?
太宗又答:羅某這小子,以前老是勝利,又有精兵良將,看到我不出戰,就一直當我草包。我好不容易出去了,他又欣喜若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