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 頁)
你且去考了,再說旁的。”
孔近東連連頓首,磕的青磚地上血跡斑斑,才退了出去。
孔氏看到血跡,心如刀絞,卻強撐著,只做不知。
孟母三遷,世有亞聖。
慈母敗兒,大約也只得個混賬羔子。
從此之後孔近東再不打馬出遊,再不畫畫賣詩,他一心撲在仕途之道上。日夜攻讀,無暇無歇。孔氏看的心疼,卻更堅定了信念。
她的兒子,將來是有大出息的。
拒絕了那麼些戶好人家的女兒,就連王家的小娘子她都不要——那是庶出,可非嫡女!
將來為兒子打理內院的,必定要是個家世清白,出身嫡女,懂得為婦之道的好女子!
二妮兒是個好孩子。
只可惜,她性子跳脫。
若不是近東生了不該有的心思,她想認她做個乾女兒,養在膝下好生疼寵。
有的女孩兒適合做女兒,卻未必適合做兒媳!
日子一天一天過,錢多多忙於跟著柳大娘來往出入後宅,學著挑人,學著奉承人,學著權衡利弊,學著花言巧舌。
人家說,黑暗的勾當做的多了,也就變成光明大道了。
她倒是覺得,買人賣人的買賣做的多了,心裡再不復當初疙疙瘩瘩的罪孽感受。人間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她是賣女孩兒的小火柴——也不對,她賣的範圍比較廣泛。既有女孩兒,也有男孩兒,既有老婆子,也有大叔。
可她不再排斥自己所做的事情。
看到白髮蒼蒼的老祖母拉著孫兒的手淚漣漣,她也不再於心不忍,說不然你們就留下他,別賣了。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好……
純粹是屁話!
一家人在一起等死,難道也好?
賣出一個,家裡人得些銀兩,孩子因此得以活命,也是無限的功德一樁——柳大娘如此教導她。她也身體力行,每個買來的人,或多或少都要教他們些生存的技巧。這些技巧,有的來源於她自己的琢磨,有的來源於柳大娘的教育,有的則是她出入宅門所見所得。
有經驗,總比沒有經驗強。
有手藝,總比做苦力賺得多。
並不是所有的富人家都像電視上苦大仇深的黃世仁,作踐下人,不當人命。大多數能用得起下人的門第,更在乎自己家的名聲。若是傳出去不拿下人當人看,隨便作踐,同等門第的都要瞧不上他,不肯和他家結親來往,沒得帶累了自家。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