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親,威爾歇於是透過撞車為兒子掙了一筆錢,讓他來日本。而此時郡陽平成了一個有相當實力的資本家,八杉恭子也成了赫赫有名的服裝設計藝術家,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和家庭的名譽,八杉恭子親手殺死了來找自己的黑人兒子焦尼,同時為了掩蓋自己的過去,她又殺害了知情的老婦人中山種。
正當服裝設計的頒獎禮即將結束時,棟居告訴了八杉恭子她的兒子居恭平被擊斃的訊息,兩個兒子都死了,八杉恭子的精神崩潰了。
從授獎大會出來,八杉恭子駕車向霧積的山巒飛馳而去。她用盡力氣把手中的草帽投向山谷,自己也縱身跳下了山崖。麥秸草帽在山谷裡飄落、飄落,山谷裡又響起了焦尼關於草帽的歌聲……
悲傷的草帽
許多人對於電影《人證》的記憶似乎更多地源於那首淒涼哀婉、如泣如訴的《草帽歌》。《草帽歌》的歌詞出自日本著名詩人西條八十的同名詩作,原是一首兒童詩,詩中模仿孩子的口吻向媽媽傾訴著一種孩子式的失落感和憂傷情緒。西條八十的《草帽歌》開頭是這樣的:
媽媽,我的那頂草帽怎麼樣了?/在那夏日從碓冰去霧積的路上,/落在溪谷裡的那頂草帽!/媽媽,我愛那草帽!/可是,一陣清風將它吹走,/那時節,我是多麼懊惱!
影片的主題曲《草帽歌》是一首地道的黑人歌曲,有趣的是原唱者喬治與他扮演的劇中人焦尼的身世極為相似,也是美國黑人與亞裔的後代。歌曲以焦尼的口吻唱出,深沉、哀婉的歌聲表達了兒子對母親的眷戀和失去母愛的悲哀。
八杉恭子的扮演者岡田茉莉子在年近古稀時回顧這部影片說:“《人證》是我表演轉型時期的一部作品,在這之前我沒有塑造過心理如此矛盾複雜的母親形象。雖然這部影片是一部推理片,卻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性,八杉恭子這個人物很真實,在她身上蘊涵了太多歷史性和社會性的東西。”在談到《草帽歌》時,岡田茉莉子說這是她最喜愛的一首歌曲,每次聽這首歌曲,她都忍不住會掉下眼淚。
文藝愛好者陳賢慶曾根據《草帽歌》的形式創作了一首詩,表達了對電影《人證》的感觸,讀來仍覺悽婉動人——
媽媽,你為什麼殺我?/我千里迢迢來到你身邊,/就為了這個?
媽媽,你為什麼殺我?/人人都讚美母子之情,/這事怎麼評說?
媽媽,你為什麼殺我?/人世間雖有貴賤之分,/但就該惹來這災禍?
媽媽,你殺了我,/你又怎能心安理得,/繼續過你上流人的生活?
媽媽,你殺了我,/也殺了弟弟,殺了自己呀,/人性會證明你的罪過。
根據日本著名作家松本清張的原著小說改編而成的《砂器》可看做《人證》的姐妹篇,故事講述了在一個初夏的清晨,國鐵蒲田停車場發現一具男屍,今西和吉村警士對案件展開了調查。蒲田站前小酒店的服務員提供線索說,曾有一男子與被害者在此飲酒,經過一系列的分析推理,最後終於查出了真相。原來,被害人是島根縣的三木巡警,他的養子和賀本名本蒲秀夫,其父本蒲千代吉得了麻瘋病就要死了,於是三木將他送到了醫院,並將本蒲秀夫收為養子。後來本蒲秀夫改名為和賀英良,成了知名的作曲家,他怕暴露自己和麻瘋病父親的關係會毀掉名譽、前程,於是殺死了養父三木。
影片含有極深刻的人生意義,它將生活剖析為“生下來,活下去”,即生活的價值在於質而不是量,要靠自己的奮鬥,要活出生命的理想狀態,讓活著的每一天都充實,都無愧於己,這在某種意義上深化了影片的主題。
著名影片《追捕》是根據日本推理作家西村京太郎的小說改編而成的,檢察官杜丘為人正直,卻被誣告犯有強姦和搶劫罪,杜丘一面逃避警察追捕,一面獨自偵察,途中巧遇牧場主女兒真由美,二人產生愛情。杜丘在真由美的幫助下突破各種險阻,終於查明誣告人橫路的下落,並使事情真相水落石出,原來因杜丘對警方判定某國會議員自殺一案持保留態度,真兇、某製藥公司經理長岡便買通橫路誣告陷害杜丘,以除後患。案情終於大白,長岡被擊斃。
影片在我國上映時曾引起過極大的反響,導演佐藤純彌的執導風格再一次被肯定,而著名影星高倉健和中野良子飾演的男女主人公杜丘和真由美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遠山的呼喚》是日本著名女作家三浦綾子的代表作,是一部充溢著悲憫情懷與寬恕的愛心的作品,小說後來被搬上了銀幕。影片由著名演員高倉健和倍賞千惠子聯袂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