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來!
只見丘祖殿殿門大開,一個身材高大微胖的和尚,身穿少林派服色,光頭髮亮,下頜卻長滿了鐵刺一般的鬍鬚,眉毛特別粗濃,雙眼卻又眯成了一條縫。
這穿少林寺僧袍的和尚長相毫不奇特,奇特的是他坐在邱祖殿的地磚上,身邊卻放了兩隻大酒桶,那是兩隻五十斤裝的大酒桶,一隻酒桶的酒已經喝乾了,倒在地上,另一隻酒桶開啟著,一股酒水從酒桶中無端噴射出來,直接射入那少林和尚的口中,少林和尚就張口把酒飲下肚中去。
整個邱祖殿上,盡是一片酒香。
蘭道元大喝:“大師是誰?”
和尚聲音含糊地反問:“我是誰?”
蘭道元沒好氣道:“是呀,問你——你是誰?”
和尚沒好氣地回答:“牛鼻子問得好沒道理——是誰還不都一樣?何必問?”
和尚這句何必問三個字一吐,門外頓時傳出一陣議論之聲。這和尚看去大約有五十歲左右,年齡與千古一道何必問遠遠不合,何況又是個和尚。而千古一道何必問是個道士。可這人說著千古一道何必問當年的口頭禪,那又是什麼意思呢?
蘭道元沉吟半晌問:“大師叫何必問?”
和尚笑道:“真會蠻纏——你問我名字,我討厭你問,斥 你說何必問?你就派我叫何必問。天下有這種問法嗎?爾等走開,別打斷了貧僧的酒興。”
蘭道元心中感到今晚的事十分蹊巧,當下沉住氣,繼續問:“請問大師,你是怎麼進來的?”
和尚道:“意念一動,就進來了。怎麼進來的?何必問?”又是一個何必問。當年千古一道就是這樣隨口應禪。
“我觀中有四人在邱祖殿中負責守衛,大師把他們怎樣了?”
“我一來他們就睡覺了,與貧僧何干?”
“大師這酒是從何處來的?”
“貴觀殿後的地窯中不是堆了很多嗎?”
“大師是何時來的?”
“有完沒完?蘭觀主什麼時候變得婆婆媽媽了?”和尚說罷,又囁嘴一吸,那酒桶中又升起一根酒水柱,射進他口中。
如此隔空以氣功手段御氣吸酒直入口中,修為兩百年左右者,應該是可以辦到的。奇在那酒量。那一股酒水柱足有酒杯般粗細,從酒桶中到和尚的口,距離約有五尺。也就是說,那根酒水柱有五尺左右長。斷其一尺,至少便有一斤酒。他從酒水柱端射入他口中起,一氣喝了片刻,然後酒桶那邊先斷,直到將一根酒水柱全部吸入口中,吞入肚中,才拍拍肚皮,還叭了兩下嘴,說了一句:“好爽!可惜沒有了!”
眾人大驚失色,這一根五尺長的酒水柱,即以一尺一斤算,便是五斤,何況中間有那麼片刻兩端不斷。是連續在吸食。人們估計和尚這一口氣,便吸食了大約十斤酒。
這等酒量,十足是天下少見!
龔柯大聲問:“和尚,這兩桶酒一百斤是你一人喝完的嗎?”
和尚道:“這算什麼?再來一桶照喝不誤。”
龔柯失聲道:“你哪來那麼大酒量?”
和尚道:“何必問?”
這語氣,和幾十年前退隱江湖的千古一道何必問的口頭禪一模一樣。
刺乞列發怒了,上前一步,沉聲問:“大師是從少林寺來?”
和尚仍然坐在地磚上,並不起身,詫道:“你這老喇嘛又來派我什麼少林寺?你們今日怎地如此蠻纏?”
龔柯大喝:“這位老人乃是三朝皇上的佛教師傅,乃是在下的恩師,你這和尚,還不站起來回話!”
那和尚眯小的雙目陡然睜大了:“甚麼東西?敢對貧僧吆三喝四?!”
龔柯大怒,身形一晃,就要衝過去以腳踢那坐在地上的和尚。
刺乞列伸手一攔,龔柯頓時就不敢動彈。刺乞列正待發問,只見七彩神女上前兩步,向刺乞列作禮道:“恩師息怒,且讓弟子來問。”
刺乞列知道七彩神女乃是第一流的心機,默默點了點頭。
七彩神女上前問道:“這位大師好生面熟,我們好象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問話果然比前面幾位都高明多了。
誰知和尚笑道:“大約世上與神女交好的人過多,才使神女有這種誤覺。其實咱們從沒見過面,更說不上好生面熟。”
這個“交好”二字,明顯含有譏諷七彩神女生性*之意,但又沒有揭明,使七彩神女一夥根本就無從發作。
七彩神女隱忍道:“大師說話的發音,似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