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所以來看看。
李世民:帶這麼多人來看嗎?你們沒有叛變的人嗎?你沒有見過叛變的人嗎?頡利,我帶一百人來,意思是:我要和你單獨對抗,如果你發兵,我也只用這一百人和你們全體對抗。來!李世民單騎出。
頡利:我不和你單獨打。突利,你願意嗎?
突利:我?
李世民:突利,你過來,我有事與你說。
李世民回身將弓、箭拋給尉遲敬德。向突利招手,策馬往一邊走去。突利看了看頡利,之後向李世民靠過去。頡利狐疑。李世民與突利並肩策馬,漸走漸遠。頡利突然生氣了,轉馬向大營走去。
尉遲敬德與百人擔心地望著李世民。
頡利在半路回身望遠處的李世民與突利,打了一個口哨。突利回頭,策馬跑過來。
頡利:你們在說什麼?
突利:沒說什麼。你知道我一直和他不錯。他是個講信用的人。
頡利:我明白了。他當然不是一百個人。他騙我單獨和他打,之後,嗯,就不知道了。我是很聰明的人,你,要和我講清楚你們到底講了什麼?回草原去!我恨下雨恨下雪!
消瘦的李世民和一百人看著突厥退走。尉遲敬德:殿下,我們快走!
貞觀之治 第九章(2)
李世民:不要動,動了,他們就會懷疑。
雨中,一百個人騎馬在荒野中站立著。天忽然亮了,陽光酒向遠方。
蕭瑀代表李淵來迎接李世民。長安百姓都站在街上迎接唐軍。
李世民:這一出征就是好幾個月,長安還好吧?
蕭瑀:幸虧突厥退了兵,否則也許就沒有長安了。
李世民沉默不語。
蕭瑀:殿下出徵以後,又啟動了遷都之事。陛下知道殿下勇退突厥,才決定停止的。
李世民眉頭緊鎖,帶各行軍總管進入兵部。
李世民:依大唐武德律,突厥兵事結束,秦王領各行軍總管交回陛下賜予的統兵權。
李世民奉出兵符,各行軍總管也都奉出兵符。兵部尚書收回兵符。
李五對李世民說:殿下,杜如晦被人打了,受傷嚴重。
李世民:誰打的?為什麼?
李五:杜如晦散朝回家,路經張婕妤父親張國丈家,突然就衝出一群家奴,不容分說,上來就打。嘴裡還不乾不淨地罵人。杜如晦說我是秦王府的人。他們說打的就是秦王府的人。
李世民:總得有一點理由吧?
李五:說是沒有下馬,是對國丈的不尊敬。可是,杜如晦今天根本就沒有騎馬。
李世民:我去看看。
內侍:陛下請秦王,有事商量。
李世民二話不說,穿了衣服跟出來。
李淵正在生氣。張婕妤在一邊。
李淵:秦王府的杜如晦怎麼敢到國丈家去打人?
李世民:我正在查。
李淵:你準備如何處置?
李世民:先療傷吧。
李淵:療傷?
李世民:國丈家沒人受傷嗎?
李淵:(對張婕妤)有人傷到嗎?
張婕妤:我……我是聽父親來講,倒不知道詳細是怎麼回事。
李世民:不過杜如晦需要療傷。
李淵:他受傷了?
李世民:他散朝歸宅,一個人步行,路過張國丈家,就出了事情。
李淵:步行?不是騎馬不下嗎?(對張婕妤)國丈不是說就是因為杜如晦不下馬嗎?
李世民:他今天沒有騎馬。
張婕妤生氣地一扭頭。
李元吉:打了杜如晦,父皇也沒把二哥怎麼樣,還得再想些辦法。
李建成:張國丈辦事還是不周密,我去跟陛下說,無論如何也要把房玄齡、杜如晦從秦王府調出來。不是府內的朝廷命官按律不得與親王來往。我們派人隨時監視,如果他們暗中來往,按律處置。
李元吉:這個辦法好。
宣旨官宣旨:授房玄齡為吏部考功郎中,杜如晦為戶部度支郎中,程知節為康州刺史。三人跪著聽宣,面面相覷。李淵面無表情。李建成微笑。
房玄齡:冠冕堂皇,好計策,好計策。讓我們與秦王做成了生離死別,好計策。
杜如晦:是啊,按照朝廷法律,朝廷命官不能與王侯交往。以後,我們與秦王交往就是犯法了。
程知節: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