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李建成:啊?
魏徵:如果殺一人可利天下,就可以。
李建成沉默不語。
王珪:這次東宮折損人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應該讓秦王府也折損人員。
韋挺:我與房玄齡是同窗,此人最善謀劃,除去他,秦王等於失去一個翅膀。秦王的另一個翅膀,是杜如晦,這兩個人,人稱房謀杜斷,最是秦王所倚,除去這兩人,等於剪除秦王的兩個翅膀,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李元吉:武人中,尉遲敬德要除去,程知節、秦叔寶也要除去。
李建成看向李元吉,點頭,
魏徵搖搖頭:事情既然到了這個地步,太子之爭,已經箭在弦上,只能擒賊擒王,與其除去羽翼,不如直接除去秦王。秦王既除,羽翼也就作鳥獸散。是秦王與殿下爭太子,不是羽翼與殿下爭太子。
貞觀之治 第九章(1)
突厥使者三人,拜李淵。
李淵:使者一路辛苦了。
執失思力:為了和平,我不覺辛苦。
李淵:為了和平。說得好。朕問你們,為什麼出兵攻打我大唐州縣?
執失思力:我們可汗只是自己來收一下糧食。
李淵:上我們大唐來收糧食?真是一派胡言。
執失思力:我們本來就是胡人嘛,說的當然是胡言。
李淵哭笑不得,忍住氣:頡利自認為無敵天下,為什麼見了大唐秦王的軍隊就不敢應戰呢?
執失思力:回陛下,我們可汗說,與秦王是拜過香火的兄弟,不忍相殘,所以寧可後退。漢人不是說退避三舍嗎?就是這個意思。
李淵一驚,一時竟不知說什麼好:(對裴寂)禮送出境吧。
裴寂:是。
宦官引突厥使者出。
李元吉:怪不得突厥見我就打,見二哥就跑,原來他們是商量好的。
李淵:不許胡說。
李建成:突厥使者說話顛三倒四的,不能相信。
李淵:裴相,你以為如何?
裴寂:臣以為,使者的話當然不能相信。不過,萬一……
李淵:你也覺得使者說的是真的?
裴寂:陛下看他的樣子,像是在撒謊嗎?
李建成:如果是突厥那邊故意要挑撥我們的關係呢?
裴寂:太子覺得他們有這樣的謀略嗎?
李淵:兩可之間,有什麼萬全之策嗎?
李建成:萬一秦王防範未嚴,突厥再來,現在的長安可是一無所備。
李淵:二郎可是當眾發過誓的。
李建成:兒臣說的是萬一,臨時準備恐怕來不及,要不要把遷都的事再考慮一下?
李淵沉默,然後抬起頭:防備萬一總是必要的,那你們把遷都的事再做起來吧。
唐軍後勤糧秣車輛被阻河邊,河水洶湧。
帳中滴水,一片泥濘。因糧食缺乏而消瘦的李世民在外看天,軍士們忙著在各處墊茅草。
李世民:糧草還上不來嗎?
李五:上不來,這兩天,鳥兒都不飛啦。
尉遲敬德:馬的蹄子都泡軟啦,這個仗怎麼打?
李世民:人也餓得不行了。
尉遲敬德:我可不許你殺馬給人吃!
李世民: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頡利就是不肯正面接觸,等於我們一直被他牽著走。必須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把突厥的氣焰壓下去。大軍立即開拔,長孫無忌領大軍到代州北設伏。我帶一百個騎兵去突厥大營前挑戰。
尉遲敬德:我和你一塊兒去。
李世民:好。
雨中,李世民、尉遲敬德率人遠遠騎馬而來。
突利、頡利騎馬立等。
李世民來到頡利、突利面前:頡利,你到豳州來幹什麼?
頡利:這麼久你還不知道我來幹什麼?我們要到長安去,你攔在這裡,攔得有些久。你們都吃飯了嗎?沒有的話,你們一百個人的飯今天我管了。
李世民:頡利,七年前,我們在晉陽起兵,我們當時與你有約,借你的騎兵,幫助我們。你守信用,來了兩千騎兵。按約,我們每年供你絲綢和黃金。現在,我們有了王朝,還是按約每年供你絲綢和黃金。我們違約了嗎?
頡利:應該沒有吧。
李世民:好。那你現在來豳州做什麼?搶掠我們的百姓。
頡利:我聽說你們有人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