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的妲己,斜坐著仰首對周公道:
“我做得還可以吧?我不是圓滿達成任務了嗎?”
周公愕然。
他的確對這個女人施過訓練,但,絕對未派任何任務給她!不必指派任務,她也會成為毀滅殷商的武器——周公打的是這樣的如意算盤,就他的立場而言,是不便對她指示什麼的。
沒想到妲己竟知悉周公對她的期望是什麼!
“斬!”
周公嘶啞著聲音下令。
“我的天!”
長長的哀叫聲傳到周公耳裡。妲己的頭已被黑色大鉞砍了下來。令人驚奇的是,她的頭顱濺血落下後,那哀叫聲久久縈徊不去。
周公閉起眼睛,心中念道:“你這個聲音,趕快消失吧!”
殷商在湯王推翻夏王朝後,延續達十七代三十三王之久,其間有多次兄弟繼位的情形。依據由魏襄王之墓出土的《竹書紀年》,殷商前後達四百九十六年。漢代劉歆之《三統曆》,則記為六百二十九年,《十八史略》也以此為準。總之,殷之滅亡是距今約三千年前的事。
然伯夷和叔齊絕不認同以臣下身份弒殺主君而建立的王朝。
——不食周粟。
二人持此態度,在首陽山以蕨維繫生命,最後飢餓而死。
仁者因飢餓而死於非命。另一方面卻有盜蹠之類殺人不眨眼的大盜,生活富裕而盡享天年。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春秋戰國——戈馬鐘鼓殺與盟》第一部分(10)
司馬遷在《史記》中敘述伯夷、叔齊事蹟後,提出了一個大疑問:
餘甚惑。天道是耶?非耶?
這句話寫在《史記》列傳開卷第一頁上,同時也是貫穿整部《史記》的主題。
這正是那名因遇上龍涎化成的蜥蜴而受孕的童女所丟棄的女嬰。被帶往褒國的這名女嬰,長大後,出落成|人人都會瞠目以對的美女。她的名字叫做“褒姒”。
世上有不少“不可開之門”或“不可開之房間”。由於這樣的地方不吉,所以絕對不可開啟。開啟的結果,必有大凶大禍。
古代中國宮廷曾經有過“不可開之櫝”。“櫝”指的是木箱。這個木箱裡放的是什麼?原來是“龍涎”。
據傳,夏王朝衰微時,曾經有兩條神龍來到王宮院裡,說:
“我們是褒的祖先!”
“褒”乃夏王朝之一族,受分封而成小國,位置在今日陝西省西南部的褒城縣。
夏王於是下令占卜應對方法。
是否該將它們殺死呢?卜出的卦是:兇。
是否該將它們趕走呢?卜出的卦也是:兇。
是否該將它們留下呢?卜出的卦又是:兇。
幾次卜出的卦都是“兇”。不得已之下,再以“可否留下被稱為龍之精氣的唾液,以供收藏”這個問題,占卜了一次。結果,卦象是:吉。夏王於是寫下敕書向龍提示,兩條龍便在口吐精氣後,揚長而去。夏王令人將龍涎收入箱中,並且加以密封。
夏朝滅亡後,這隻箱子傳至商,在商朝約五百年期間,從未被人開啟過。商朝滅亡後,這隻箱子再傳至周王室。
商乃神權國家,人們非常迷信,由於害怕受祟,所以對這隻箱子抱持戰戰兢兢的態度。其後的周朝,以禮樂制度治國,人們較不迷信,因此,對這隻箱子的保管也不甚嚴密。結果,在武王之後第十代的厲王時期,有人不經意地將它開啟了。
經過千年密封的龍涎頓時流到宮內各處,奇怪的是,這漿液怎麼拭也拭不掉。
“叫所有的女人脫光衣服,大聲喊叫!”
厲王立刻下了這道命令。
雖然周人較不迷信,但也並非全然不相信符咒之類的事情。
當時的人似乎認為驅逐妖魔,最好的方法是示以女人的裸體。
甚至在十九世紀中期鴉片戰爭時,英軍炮擊準確,人們認為這是妖術所致,為了破除妖術,遂大量徵用附近民家婦女便器,並以其口對準英軍——史冊上有這樣的記載。這和周代用裸女作戰是一樣的想法吧?
一絲不掛的大群宮女大聲喧嚷的結果是,龍涎立即化成一隻黑色蜥蜴,逃入後宮。正在後宮做事的一名七歲童女剛巧碰上這隻蜥蜴。它後來跑到哪裡,無人知道。
這名童女十五歲時,肚子開始變大。身為黃花姑娘而懷孕——她當然傷透腦筋了。
生下的嬰兒只有丟棄一途……她做此決定後,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