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頁)
曹飛彪辛苦,這事非他這種老手不可。”
安排好行程,休息沒幾天的曹飛彪帶著一臉倦容,先去廣州然後再到上海。數日後,他便傳回秘密電文。
與孟遙猜測的結果果然沒有什麼出入,共產國際不知出於直覺還是對整個國際形式的研判,業已透過秘密渠道向**出了預警。在張國燾帶著指示回來後,針對去年生的“中山艦事件”以及“整理黨務案”這兩件事苗頭,在瞿秋白、李立三主持下,周決定藉助突擊營在手邊預備一支特別小部隊,以備在突事件中,保護和安全撤出名義是國民黨實則為**服務的蘇聯顧問團。
就在曹飛彪按照周先生部署全力介入蘇聯顧問團保衛工作不久,也就是1927年3月上旬,突然從武漢傳來驚人訊息:遷往武漢的國民政府全票透過《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決議案》,免除蔣介石一切公職。
蔣介石也沒客氣,立刻表《告黃埔同學書》,於南京另組國民政府。自此,寧漢分裂如期生。
接到訊息的孟遙,終於出了突擊營期盼已久的一道命令:組隊兩支,一隊往南昌,一隊向瀏陽。經過與陸濤、高志遠簡單商議,最終還是選定了牛剛帶兩個連隊往南昌一帶運動,孟遙帶一個連隊到瀏陽張坊附近伺機而動。
蔣介石的**清黨,汪精衛的分共逐黨,用不了多久,寧漢又會合流。那時**人不僅要血流成河,他蔣大人更不會想到要用突擊營什麼了。這種令孟遙百思不解的政治手腕,直到這時他才咂摸出一點滋味。***,始終不“用”他,就是最好的“用”,謀略真他***爐火純青。
然而,任孟遙想破腦袋都沒想到的是,在孟遙前往瀏陽的途中,蔣介石的第一封電文終於姍姍來到了。電文很短,卻字字鋒芒暗藏:孟遙,革命如火如荼,你的學生披荊斬棘,你卻不知隱於何方。如無虞,盼南京一敘。中正。
讓諸葛盾買來一份報紙一看,他不由得長嘆一聲,各地果然已經開始在大肆抓捕**人,報章醒目位置也四處可見國民革民軍正式宣佈取消黨代表以及政治部編制的訊息。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扔掉報紙,孟遙捧著腦袋想對策時,報務員卻急匆匆又送來一封急電,是周先生的。未看內容,他不由得又是仰天一嘆:“該來的來了,不該來的也來了。老軍長,怎麼站隊我是知道的,但接下來怎麼做,我卻真的有點犯怵啊……”
………【第151章、武直出世】………
不用猜,周先生的電文內容孟遙已知大概。這一次,周先生沒有客套,直接就是一句話:孟遙同志,我黨欲動一次武裝暴動,反抗國民黨的新軍閥暴政。請你於7月中旬往南昌一唔,我已於日前離漢入贛,詳情面告。盼。周恩來。
蔣、周兩封電文後,是陸濤和高志遠的兩封副電,二人均是一個態度,關鍵時刻,孟遙無論做任何決定他們都全力支援。
兩大滑頭。什麼支援,根本就是不想擔歷史責任。
8月,徐州戰役失利,蔣必須下野。
9月,新桂系人品爆,汪精衛步蔣後塵,也得下野。
拖一拖,這兩月一過,什麼大事都已塵埃落地。而他,只需要靜靜守在瀏陽張坊,待與那位世紀第一偉人“不期而遇”之後,再悄悄打道回府,一切煩惱也就會隨之煙消雲散……
不過這樣的話,好像很有點潑皮的味道,下不去手呀。
正在孟遙一籌莫展之時,陸濤於深夜突然來急電。聽到報務員滾油鍋般的嚎叫,他的心忍不住就是一哆嗦。***,這種叫聲,聽上去就不是好事。
誰知,展開電文一看,孟遙的嚎叫聲比誰都要變態:“啊,啊,我的武直造出來了?誰,誰這麼大本事,我、我要給他頭功!”
好像這個問題不是問題,除了華文哲,就是徐棟樑。
短短大半年時間,基地居然在一夜之間組裝出第一架武裝直升機來,先要得益於伊爾機組無意間搭載而來的三臺最新動機,然後就是徐棟樑小組紮實的學科功底與拼命三郎精神,最後,當然還少不了老鬼子威廉辛苦搞來的堪稱目前世界最頂尖的系列高精機床,以及那幾條從歐洲偷運過來通用機械工業生產線。
高興勁還未過去,陸濤的第二封夜電又飛馳而來:孟遙,估計你要徹夜不眠了。華老和徐老說,一週之內,如果你需要的話,剩餘兩臺動機馬上就可以變成兩架武直,目前基地專用生產線及其工藝水平已完全可以滿足需要。第一架武直,就是這個新型生產線完成的。
徹夜不眠好,徹夜不眠好。孟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