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就是竇嬰、灌夫也會欣然前往。就是眼前的司馬遷,你要讓他隨自己的心意,怕他也會去送郭解。那麼,他們這些人,是不是因為能夠與郭解親近,就跟他日漸疏遠了呢?
劉徹問,要你是平民,去不去送郭解?
司馬遷不敢抬頭看他,說,我去。
送郭解的人想出了一個主意,把身上的粗布繫帶解下來,一條條結起來,懸掛囚車上,成了長長的挽帶,人們就上來扯著囚車。兵卒們緊緊地護著囚車,怕生意外,長長的挽帶上,掛滿了手臂。囚車被千百個人挽著,向茂陵而去。就是當初送王太后葬茂陵,也沒有這麼多的人挽棺。有人唱起了《詩經》,這是《國風·秦風》中的《黃鳥》,哀悼子車氏兄弟三人被殺的。人們的歌聲低沉、雄壯,挽著的囚車與筆直的道路直射向長陵,如箭矢,緩慢又沉重,歌聲低沉哀痛:
交交鳴叫的黃鳥啊,
落在荊棘上。
誰為穆公陪葬啊?
是子車家的老大。
這個人是英雄呢,
百個人也不敵他。
看那墓穴啊,
心真悲涼。
蒼天啊,
殺掉這麼好的人?
要能替他,
用上百個人也願意啊。
從長安城北門西角出發,一路車馬大道,筆直如箭,直射茂陵,這是劉徹的生命所寄,他與生母王太后有著八十里路的生死距離。王太后一死,便剪斷了他對這個世界的依賴,剪斷生長於斯的大地的迷戀。他成了特立獨行的男人,不再依賴女人,迷戀女人。劉徹凝視著,眼看著郭解走向茂陵,一剎那間有點兒後悔,讓郭解重走他母親的黃泉路,而且風光無限,使他有一種挫折感,隱隱地感到失落。他想跟司馬遷說郭解,但又不想說。似乎看到上千人挽著囚車奔向茂陵,這是庶民的心,他們情願把郭解送向死亡,把對大漢的仇恨埋在心底。
。。
司馬遷 第十八章(2)
劉徹問司馬遷,你說,人最大年紀能活多少歲?
司馬遷說,皇上問的是說古籍上所言,還是事實上的人壽?
劉徹沉默了,司馬遷是在提醒他,事實是殘酷的,他不喜歡司馬遷,正人君子是帝王最不喜歡的,甚至比不上東方朔,還會插科打諢,逗你開懷。正經人是最無趣的,除了活得闆闆正正,還剩下什麼呢?
少翁來了。
少翁說,他這回煉了丹,可以給皇上吃了,吃了後就可以長壽,而且可以與神仙見面。
司馬遷從不相信少翁的鬼話,這人要劉徹在皇宮內內養許多頭牛,矇住牛頭,讓牛在皇宮裡走動,說是這樣就不像大漢宮室,有些牛耕於野的氣象,後來又說人與牛在一室,可多取仙氣,少些富貴、奢華。有一夜,他還讓劉徹與牛一起同臥,躺在牛身邊,睡了一夜。劉徹先時睡不著,後來太困,就睡著了。一夢醒來,已是天亮。少翁踴躍起舞,神色大動,說是見到了神仙。
劉徹對少翁說,我告訴你,今天我就要見神仙,不讓我見,我就要殺了你。劉徹說得很冷酷,神色很疲憊,顯得衰老,可能是有些心急,怕自己萬一不測,像秦始皇一樣,丹藥也沒熬成,神仙也沒見到,豈不是一生遺憾?
少翁說,這麼急,恐怕神仙不太方便。
劉徹說,我不急,足等了他一年;今天他不急,我急。到今日午時三刻,你要是不能把神仙給我找到,我就砍了你的頭。
少翁只好匆匆去辦。他對司馬遷說,中書令大人,這麼做是不是有點太急了?神仙又不是我們的家人,怎麼是你想見就見得到呢?
司馬遷笑嘻嘻地說,你說是今天神仙想見皇上,那肯定就見得到。
囚車進了茂陵,茂陵人全都離開家門,來到陵門外,迎接郭解。從神路起始,一直到茂陵長街,黑壓壓的擠滿了人,孩子們騎在神路的石翁仲上,迎接郭解,迎迓心中的英雄,也送別心中的英雄。郭解站在囚車上看茂陵,茂陵是群山,山勢如龍,逶逶迤迤、揚頭曳尾而去。已是秋涼,山成五花,霜點的樹葉便浸了血,眼前就是陵山,劉徹的母親王太后就埋在這裡。
囚車站住了,五千兵卒感到心慌,圍觀的人不知有多少,人一層挨一層,一雙雙眼睛怒視著,看著他們把郭解押到陵山前。郭解給放出了囚車,拖著沉重的鐐銬,回頭看著兩個兒子,從另一輛囚車上走下了郭解的母親與妻子,老母已經年近七十,像郭解一樣瘦弱,身子挺得筆直。
郭解跪下,說,娘,你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