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劉徹說,這麼喝酒沒趣,我講一個你的故事給你聽,然後再喝。
劉徹就講,講郭解在茂陵種地的故事。他問,周圍有那麼多人看著你,你一個人種地,想什麼呢?
郭解說,想早點種完回家,省得有人要跟你說話,太麻煩。
兩個人笑。
郭解說,你來看我,就是我的朋友,既然是我的朋友,你那麼知道我,我就不能不知道你了。我不講你的故事,雖然我知道你的許多故事,我只唱一首你寫的歌給你聽。
劉徹很驚訝,他凝視著郭解,不知道郭解會唱什麼歌,他寫過歌嗎?
郭解站起來大聲唱:
大河浩蕩啊河水翻卷,
北渡烏水啊流暢也難,
拿來木樁啊釘牢河上,
河神沉默啊木樁固立,
木樁固立啊庶人受苦,
河岸蕭條啊用啥治水?
……
郭解有武功,兩手扶著監欄,慷慨悲歌,聲激牢獄,繞樑而起,似乎把劉徹帶回十二年前。那是黃河邊的一戰,就是這一戰,十餘萬大軍治河,堵住了瓠子決口,使河水不再淹河南,又在河北修了兩條渠,這一次大勝,在河堤上築了一棟宮殿,起名“宣房宮”。於是兩楚之地,河南、皖北、蘇北沒了水患,大漢天下最強大的時候,就是那一年。
“負薪塞河”是一個壯舉,司馬遷流淚了,他親自參加了千軍萬馬戰黃河那一戰,這首歌就是漢武帝劉徹親手寫下的。那是司馬遷做太史令的前一年,那一年他三十七歲。
劉徹凝視郭解,說:你知道我是誰了?
郭解說:你是皇上。
劉徹放下手中的酒杯,說:是我要殺你。
郭解說,不殺我,你寢食難安。我知道你是皇上,只是不明白,你為什麼說假話?
劉徹說:我從不說假話。
郭解問:你說你該謝我,謝什麼?
劉徹說:說了你也許不信,你殺那些貪官汙吏,我也想殺,你殺他們,是幫我的忙。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司馬遷 第十八章(1)
這一天很不尋常。
決定殺死郭解,還要把他送到茂陵去轉一圈兒,在茂陵處死他。這是劉徹的決定,任何人也無法違逆。張湯請北軍使者任安帶三萬兵,先用一萬佔住茂陵周圍的隘口、山腳,再用一萬兵看守入出茂陵的主路,又用五千兵一層層圍住行刑臺,最後用五千兵押解郭解。
早晨天一亮,長安城就變了,劉徹從宮牆向下看,大吃一驚,滿城皆白,連樹上都披著白色絲紗。角樓、街頭都垂著弔唁的紗球,人們站在街上,穿著素孝衣服,手舉香火,等著送郭解。不獨是受過郭解幫助的人,就連那些與郭解素昧平生的人,也都願意送他一行。
押送郭解的刑車從廷尉府出門,路邊跪著的男男女女大聲地喊著:枳縣郭解,枳縣郭解!把手中的花扔向郭解,花灑落在路上,車輪碾軋著花,碾著人們的心意,向茂陵行進。八十里路的兩邊都站著人,有的人隨著囚車送郭解,一些人接受過郭解的幫助,決心一直送郭解上路。有人在路邊高喊:郭大俠,喝酒啊,抱起酒罐,用力一擲,酒罐摔破,囚車輪上就沾滿了酒香,酒氣就隨著車輪滾動,直行八十里。
郭解兩手扶著囚車車欄,眼也不眨地望著人群流淚,不吭一聲。
劉徹與司馬遷站在宮牆上,他很生氣,他的生母王太后逝世那一天是舉國哀痛的日子,他曾經想把長安城弄成一片孝素滿城哀聲,但他做不到,長安城還是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忙忙碌碌的生意,早出晚歸的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兒,不與他一起哀痛。可這個郭解算什麼?整個長安城皆染雪色,如同劉徹小時見過的那長安城幾十年唯一的一場大雪。郭解為什麼這麼有人緣呢?他真的能救人於水火之中嗎?
劉徹問司馬遷,你說,為什麼這麼張揚?
司馬遷想對劉徹說,天下庶民是水,是黃河之水,是大海之水,而君王只是一條船,你要讓水推著你的船走,不能讓水淹沒了你的船。水很柔順,可一旦發怒,比刀劍還猛。歷代帝王漸漸地忘了,水是最兇猛的,恐怕只有治過水的禹才明白“水火無情”這一句話為什麼先說“水”。司馬遷說,很多人恨,恨貪官汙吏,恨富人驕橫,恨官兵欺榨,他們來送郭解,就是因為有“恨”。
劉徹沉思著,認為司馬遷的話有道理。郭解的死是對他的示威,李陵在,他就會去為郭解送行,李廣利在,他也會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