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時扭了腳,再徒步走了幾十裡,只用了這麼一點點時間,王公子真神人也。要不然,就是這位於壯士力大無窮,腳力無雙,將王公子一路揹回來,否則,真難以想象,怎麼王公子剛剛還好好的,一點事都看不出來,現在就……” “依某看,說不定王公子剛才說的順口,答應得太快,現在有些反悔了吧?方將軍可是咱們河內有數的猛將,威名遠揚,這司隸州誰不知道?” “有道理,王公子,既然要打,還是趁早吧,要是過兩天,訊息恐怕會傳遍全營,到時候……” 和方悅一樣,這些將校都已經壓抑很久了。 王羽與方悅立約立的太爽快,他們不知王羽深淺,也不敢插嘴。結果,王羽剛剛還對王匡說全身而退呢,這會兒突然又說扭了腳,不是反悔是啥? 至於王羽是不是因為怕老父擔心,因而隱瞞了傷情之類的原因,就沒人願意考慮了。一個這種時候還不肯後撤的瘋子,怎麼可能有那麼細膩的心思?反倒是大家七嘴八舌說出來的那些疑點,都很符合邏輯。 總之,先把這個小瘋子擺平才是當務之急,誰知道西涼軍什麼時候會捲土重來啊? 漢朝軍制,二百人為一曲,設軍侯統之,兩曲為一部,設軍司馬。王家的五百私兵,分成了兩曲,加上于禁這個新進的,共有四個軍侯以上的軍官在此。 這幾人沒加入聲討的行列,不過也沒出聲為自家公子辯駁。 于禁本有心要為公子正名,卻被王羽以眼神制止了;另外三人都看著王匡,唯其馬首是瞻。 而王匡,則是滿臉擔憂,待軍帳裡安靜些後,才緩緩道:“羽兒啊,你既然有傷在身,此事還是……”他看了于禁一眼,然後嘆了口氣,“算了吧。方都尉,你意下如何?” “使君有令,末將自當從命。”方悅答應的很爽快。贏了王羽這個公子哥,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好處,他要的,只是王家父子同意撤兵。 王羽微微一愣,轉念一想才明白過味,老爹大概是以為自己派遣于禁混進敵營,然後佔了手下的功勞呢。 于禁長得普通,為人低調,王匡對其沒什麼瞭解,對從前那個廢物兒子卻印象深刻。王羽性情大變,還在王匡理解範圍之內,武藝大漲,這就不好想象了,與其相信王羽神勇無敵,還不如設想于禁深藏不露呢。 連王匡都這麼說了,方悅也答應了下來,郡兵眾將更高興了。 這次他們不說風涼話了,畢竟王匡是大夥兒的頂頭上司,得罪他的公子沒啥好處。剛才只是因為情急,不得已才說了那些,現在只需敲敲邊鼓,順勢把撤兵的事定下來就可以了。 眾將口風大變。 有人誇讚王羽勇氣可嘉,膽魄驚人;也有人安慰王匡將門虎子,雖大器晚成,但將來必有一番作為;甚至還有幾個人誇了于禁幾句,說他深藏不露什麼的。 王羽聽得好笑,也是頗有感慨。這世上啊,從來就不缺聰明人,很多分歧,都是因為私心和立場才造成的。只要立場相符,辦什麼事都不難,反之,則是步步荊棘。 想通此節,他打算順水推舟。 “君子一言九鼎,羽與方都尉已經擊掌立誓,就此取消,卻也不妥。這樣好了,反正眼下天色已晚,怎麼也來不及動身出發,不如就將時間定在明日正午,屆時,如果方都尉獲勝,便立刻撤兵,若是本人僥倖勝了……” 反正營裡這麼多人,也不是說走就能走得了的。冬天,天黑的早,今天確實已經有些晚了,除非郡兵們打算在夜裡行軍,否則,最快也得等到明天。自己的腳傷不算太嚴重,到時候應該也差不多了。 “好,就這麼辦了。” 王羽的提議,正中方悅下懷,他被王羽在詞鋒上壓制了這麼久,早就想找回點顏面了。所以,他還向王匡解釋了幾句:“王使君不用擔心,末將對自己的槍法還是有些把握的,出神入化做不到,收發於心還是沒問題的,斷不會傷到公子的。” 大家都滿意了,王匡也沒話可說,反正只是切磋,讓兒子知道一下天高地厚也好。 於是,他點點頭,認可了王羽的提議。 王匡還在病中,又要安排撤兵事宜,眾將施過禮,便紛紛離開了。 王羽本來想多留一會兒,結果王匡卻催著他離開。王羽有些納悶,不過看到旁邊的蔡老,他就有點明白了,敢情老爹是想找人商量商量,好理出點頭緒來呢。 “公子……”于禁緊跟在王羽身後,一出大帳,就低聲提醒道:“看河內眾將的樣子,他們恐怕會把訊息大傳特傳,同時還將撤兵的命令搞得深入人心。明天,公子即便勝了,收拾好行裝的郡兵恐怕也……” 雖然不知道方悅武藝到底如何,但于禁見證過王羽的本事,整個營寨中,恐怕就是他對王羽的信心更足了。 “沒關係,反正要打,也不能在這裡打。”王羽擺擺手,笑道:“就讓他們先收拾好了,到時候,你只須……這樣還能收服軍心,豈不是一舉兩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