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3/4 頁)
元方在不斷安慰梓樺,表示自己對族長之位絕不縈懷,相信風林能夠擔當好一位太昊族長,並表示大楚永遠支援太昊,希望以後姐姐和姐夫繼續支援大楚。
“風林,記住元方這話!”我對新族長交待道“大楚永遠是太昊的兄弟之族,就如同你和元方之間一樣,兩族的信任與相互支援將會超過太昊與姜氏、公孫氏之間的關係!我不希望以後在兩族間發生任何矛盾!你記住了嗎?”
看到元方的背影遠去,我和梅梅都有些心酸,卻希望這一趟北行能夠讓他獲得一生中最大地幸福。
風林則對我的交待唯唯而聽,相信他也知道,若元方參加選舉,這個族長之位多半就已經不是他地了。在成為新任族長之後,原來的風氏族長工作基本上交給了風氏的長老們,風林全力投入到太昊宗廟內的太昊族長工作中,包括諸城間的物資運輸,豫城的建設工作,太昊城的日常管理,即將到來的太昊秋收和秋祭,太昊新書的繼續發行與推廣等等。
有了風林的參加,我的時間一下子寬鬆起來,大量的具體事務我只需要給他一個方向,然後讓相關的六部長老和梓樺協助他就行了,其他時間我基本上可以自由安排。
但在這個過程裡面,我發現了一些不太好的苗頭。
梓樺對太昊事務的參與程度超過了我的想像。
此前風林任衛隊長時,梓樺對太昊事務的參與程度之深,的確也為我所熟知。開玩笑,後世的管理中,資訊與資料從來都是管理的核心,任何決策都離不開對關鍵資料和重要資訊掌握。而在太昊宗廟內,絕大多數重要的資料都掌握在梓樺手裡,她雖然只是負責精算司,同時算一名長老,但他在宗廟的地位一直以來幾乎只次於風極,有時甚至風極也需要先從她那裡得到基本的資料才能夠安排太昊的事務。
但只要我在城中,許多決策就可以直接發出,對太昊的發展方向和內容細節,我都可以瞭如指掌,但只要我離開,宗廟內還真沒有人能夠離開梓樺而進行有效的管理。
風林就遇到這種情況。
許多事情本來是由六部長老團來決定的,但風林很快發現,梓樺並非只是提供資料而已,而是廣泛地參加討論,對絕大多數的六部事務都加入了自己的意見,從管理的角度看,這已經越位了。
但不管是從原來的族長女兒,還是新任族長的夫人,梓樺在宗廟的地位本來就很特殊,加上她所掌握的資料與資訊,諸部長老還真的很聽她招呼,有時她的發言力度居然比風林還大。
這丫頭!
若是在驪山族,說不定她已經成了族長!
“梓樺,我不想只是要一個聽話的太昊族長!我希望風林可以快些掌握太昊的管理,可以對太昊的重要事務作出正確的決策,你明白嗎?”
在多次瞭解到風林的窘境後,我不得不提出對梓樺工作方式的干涉。
第三百六十三章 … 育人為本
“爸,我所做的一切,從來都不是為了我自己,如果太昊六部的長老們能夠把各自的事務處理得很好,或者風林像您一樣能夠掌握所有的資料和經驗,我都可以完全不去幹涉他們,只要負責我的精算司和鴿房就好了。”
梓樺聽出了我的意思,卻對於我的指責並不很滿意,作出這個答覆的時候滿含委屈。風林對於梓樺的干預似乎也並不很反對,或者說一直以來風林在梓樺面前都略有些自卑,哪裡會想到去反對梓樺的意見?!
不過從宗廟的衛隊長轉變為族長,這其中的距離不是一般的大,目前我還是族長,風林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名合格的族長,我對此倒也並不很著急。不過自從跟梓樺交流以後,我就注意到風林可能做出的任何決策,並鼓勵風林獨立思考,在掌握更多資料和資訊基礎上,去做出具有個人色彩的決定,只要這樣的決定不會給太昊帶來明顯的傷害,或者至少能夠在諸長老討論時沒有長老提出堅決的反對,我都會主動忽略其中的不足,特別是從後世的經驗來看,一些不足的地方也是可以原諒的,畢竟風林不像我曾經接觸過歷經千萬年發展以後的管理體系。
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風林和我一起組織了太昊13年的秋收和秋祭工作,組織並協調每一個里巷的里長們發放好秋收的生產工具和物資,並保證每一戶居民都能夠有充足的交通條件保證他們遠在數里或十多里外的莊稼能夠運家中。太昊馬車和牛車在滿足諸部族需要的前提下,不僅大量“出口”到姜氏、公孫氏、大楚,還在土魯主持下,以隸屬於銅坊地方式組建了一支頗具實力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