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點忘記了在特意留出來的“寨門”——約兩米寬——那個地方是不能編藤條的!
工程建設進度中最關鍵的一天到了:所有的人都投入到編制藤牆的工作中去,木青從前一天開始已完全明白了我在做什麼,對這一項工程的接近完成表示了難以抑止的激動!
“老年工作隊”又開始以塗泥為主了,在下午——距天黑還有大約兩個小時候的時候,工程已接近尾聲——這時我發現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寨門的安全設計還沒有完成!
經過仔細“研究”,我決定採用後世的吊橋方案:用藤條把8根木頭齊頭捆在一起,剛好比預留的寨門寬一點點——這就是我的寨門。在寨門空間左右兩根木樁頂部各用石斧砍出一個槽,架了一根直徑35厘米左右的木樑,並用藤條固定好,在門梁下方用一根圓木做了“門檻”。門外挖了一個兩米寬、四米長、約兩米深的坑——平時用藤條把寨門放下來,就成了這個壕坑上的橋,收起橋就有了一道防禦工事——坑底我還佈置安插了十多根尖頂木頭——儘管我相信下了幾場雨後,這裡就成了一個池塘。
從工程驗收結果來看,我還是基本滿意的:兩米多高的圍牆,一般的野獸是衝不進來的,加上粘土則是為了我的一項不好的預見——為將來可能發生的部族衝突作一點準備。
基本上來說,這牆裡的6萬多平方米麵積對部族裡的人來講是安全的了!
我讓長老們把那些很少下地來的小孩子們都帶下來,看著他們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玩,我和部族其他成員相比,有一種異樣的激動。
為了提高圍牆的防禦能力,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我要求婦女同志多找一些帶刺的藤條回來,纏掛在藤牆的外面,連根一起拔回來的,就乾脆直接種在了牆腳下。
幾天後,這道牆的安全係數又上升了一個檔次。野獸不要說衝擊,就是靠近這堵牆,也得考慮一下後果。
此後除了開飯和睡覺,以及天氣的變化外,在洞裡棲息的人一天天見少,多數人工作之餘都在圍牆之內的草地上活動——這種生活空間的改變對他們的身體狀況必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是週期會比較長一點。對小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樣一個環境十分重要,相信他們如果能早一點出洞活動,平均身高會得到明顯的提高,抗病能力也會得到加強。
這下子我有了一個可以安心發展陶器生產的寬闊空間,開始考慮怎樣對陶器生產進行改進,這之前的陶器都是用手捏出來的,儘管我想了很多辦法保證它們的圓度,但由於沒有轉盤,我一直沒有辦法進一步提高陶器的外觀質量。
另一方面,在沒有轉盤的情況下,由於要對土坯進行長時間的修正,土坯的厚一直不能做得太薄,否則輕微的修正動作都會破壞沒幹透的土坯。這與後世用習慣了的薄壁陶瓷器皿相比,實在有太大的差距。
從以上原因看,轉盤是當前必須發展的重要生產工具!(還有一個讓我對轉盤映象深刻的原因——“人鬼情未了”裡的經典鏡頭)
實際做起來並不很難:兩塊木板(石斧劈破,陶片刀修平),厚約兩厘米,用火燒法大致修圓成直徑30厘米的兩個圓盤,中心都用陶片刀穿出圓孔(直徑4厘米左右),邊沿挖出均勻的槽,其中一個圓盤靠近邊沿的地方還穿了一個小方孔;再找兩根硬質圓木棍(直徑8厘米左右,長約60厘米),一端修整出跟圓孔差不多大小的轉軸,另一端削尖插入地面約40厘米。
這下子將圓盤放在軸上,就可以轉動了。
為什麼要做兩個呢?——為了解決動力力問題。因為要讓一個人既要制土坯,又要轉盤動起來,一心二用不說,還需要比較複雜的機構。
我用兩根鹿筋拴起一個圈,套在兩個盤上(邊沿上做了槽的),再調整兩軸間的距離使這根“傳動帶”拉緊。讓土土用一根小木棍插入其中一個盤上的小方孔,像推磨一樣轉動——現在兩個盤都轉動起來了。提供動力的人不管制坯,製坯的人不管轉動——很好的分工合作!
由於軸和孔的精度都不高,屬於典型的“間隙配合”,轉動的速度和運動精度也不可能太高,這個粗糙的轉盤還只是屬於“慢盤”的範疇。
要讓混合粘土能在轉動中產生足夠的離心力,並帶來成型的效果,必須讓轉速提高到每分鐘90轉以上——這直接帶來了陶轉軸的發明!
不過那是後話,安全的生產環境和“先進”的生產工具首先帶來的是陶器生產的大發展。我領導族人建設了第二座窯,比第一座大了近一倍,同時在結構了做了一點改進:在火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