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的時候進股,該出貨的時候出貨,切不可逆勢而為。如果市場已經處於上漲的末期或者已經進入下跌態勢,你還在大舉進倉,不套牢才怪;而如果市場已經處於下跌末期甚至達到了無處可跌的地步,市場已經有啟動的跡象了,你還不趕快建倉,甚至反而還割肉斬倉,無疑會一事無成,甚至血本無歸。
五、看大勢還要看風險
(一)、系統風險的防範
任何人進入股市,都無一例外地是為了獲取收益,而獲取收益的前提是避免風險。如果被股災吞沒,被風險套牢,連本金都沒有了,又怎麼還能賺錢?因此,在股市裡,賺錢重要,防範風險更為重要。
在股市裡,個股有個股的風險,大勢有大勢的風險。從系統的角度看,個股的風險屬非系統風險,而大勢的風險屬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又稱市場風險,也稱不可分散風險。通俗地說,系統風險就是由於某種因素的影響和變化,導致股市上所有股票價格的下跌,從而給股票持有人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從這裡可以看出,非系統性風險只涉及到一隻或幾隻股票,隻影響部分投資者,而系統風險則涉及所有的股票,影響所有的投資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個股暴跌屬於非系統風險,而大盤暴跌則屬於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的誘因發生在企業外部,上市公司本身無法控制它,其帶來的影響面一般都比較大。其主要特徵為:
1.它是由共同因素引起的。經濟方面的如利率、現行匯率、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政策與貨幣政策、能源危機、經濟週期迴圈等;政治方面的如政權更迭、戰爭衝突等;社會方面的如體制變革、所有制改造等。
2.它對市場上所有的股票持有者都有影響,只不過有些股票比另一些股票的敏感度高一些而已。如基礎性行業、原材料行業等,其股票的系統風險就可能更高。
3.它無法透過分散投資來加以消除。由於系統風險是個別企業或行業所不能控制的,是社會、經濟、政治大系統內的一些因素所造成的,它影響著絕大多數企業的運營,所以股民無論如何選擇投資組合都無濟於事。
對於一個股市來說,發生系統風險是經常性的。如1993年3月,滬深股市分別從歷史的最高點1558點、358點開始下跌,一直跌到1994年7月末的330點和94點,股票的市值下降了70%以上,這種下跌就是發生了系統風險。系統風險的常見來源有以下幾種:
第一章 如何看大勢(20)
一是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因政治、經濟宏觀因素,股份公司的微觀因素,以及技術、人為因素等個別或綜合作用於股票市場,致使股票市場的股價大幅度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經濟損失的風險。當經濟處於繁榮時期,股票價格呈上升勢頭,漲多跌少;當經濟不景氣時,經濟發展遲緩,失業率上升,通貨膨脹,國民生產總值下降,股票價格呈下降勢頭,跌多漲少。一般來說,股市要先於經濟氣候4~6個月發生變化,即股市會先於經濟復甦而走強,也會在經濟迴圈的高潮到達之前結束上升趨勢。因此,股票價格指數有經濟“晴雨表”之稱。如1993年上半年正當我國經濟發展處於高峰期的時候,滬深股市已提前見頂,5月份上證指數最高達1558點,深圳股市綜合指數達368點,隨後股市逐步回落。1993年7月政府宣佈進行宏觀調控,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執行,經濟過熱的勢頭逐步降溫,而股市也進入了長期下降趨勢,一直持續到1996年。
二是購買力風險。也叫通貨膨脹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證券投資收益的購買力下降,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在股票投資中無論何種證券都要受到通貨膨脹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投資中收回本金或取得收益都以貨幣來實現,貨幣的價值當然要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而降低。
三是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變化而使證券投資遭受損失的可能性。當利率向上調整時,股票的相對投資價值將會下降,從而導致整個股價下滑。
四是稅收風險。一個國家的稅收政策,例如對企業開徵的稅種、稅率,以及有關股票市場的交易稅等,均會影響股價的變化。當徵稅的稅種、稅率對公司的贏利與證券交易所的活動有益時,股價即上漲,反之會下跌。如1990年深圳市政府決定對股票交易徵收0.6%的印花稅和對年終分紅時超過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利息徵收10%的個人調節稅,促使不少人拋售股票,導致深圳股市在1990年12月開始大幅下跌。
還有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