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愉悅的事。如果這件事情能使孩子獲得發展,比如學習,那麼孩子學習的動力就勢不可當。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獲得這樣的機會去發展自己,怎麼還會成為一個麻木而沉睡的人呢?
一聲鳥鳴
有一天我們上故事課,還是先講故事,講完了再讓孩子畫成連環畫,課名叫《三顆紐扣》。〃三顆紐扣〃是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一個木匠,獨身一人,有一天為自己造了一所帶軲轆的房子,每天拉著房子掙錢餬口。
有天晚上〃三顆紐扣〃正在睡覺,下起了大雨,突然聽到有人敲門,就問:誰啊?屋外的人是一個乞丐,他說:雨太大了,請讓我進屋裡避避雨吧!〃三顆紐扣〃說:實在對不起,我屋子太小了,只能容下我一個人。乞丐說能容下一個就能容下兩個,讓我進來吧。〃三顆紐扣〃聽了,還是把門開啟,那人就進去了。
剛一會兒,又有人敲門,說讓我進去吧。〃三顆紐扣〃說這個屋子只能容下一個人,現在已經擠了兩個。那人說:能容下兩個就能容下三個,讓我進去吧。就這樣,一個領著兩個孩子的媽媽進來了……最後是一個國王要進來,國王竟然還牽著一匹馬領著一個大臣和侍衛。令人吃驚的是他們都擠進了〃三顆紐扣〃的小房子。
暴雨下了一夜,一聲鳥鳴,天光泛白。國王被〃三顆紐扣〃的行為感動了,心中的愛也被喚醒。他說:為什麼這間小屋能夠裝下這麼多人還不顯得擁擠呢?原因來自於主人的愛心。因為他的愛心沒有邊際,所以小屋的容量也就沒有邊際。
實際上,宇宙也許是有邊際的,房屋再大也是有邊際的,但人的愛心完全可以沒有邊際。如果愛心是一個小屋的話,它完全可以容納下那些需要進來的人。這個故事對於孩子來說是建設性的,獲得了愛的人也會被感染愛,他們也會愛別人。這樣,人類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人類的特質也會得到提升。
在故事裡國王被〃三顆紐扣〃感動了,他請屋裡所有的人來到王宮,用豐美的食物款待他們,還賞了好多好多的錢財,給無家可歸者建了房子,為沒有工作的分配了工作。
我們用凳子在教室中間搭了一間小屋,讓一個孩子扮演〃三顆紐扣〃,讓其他孩子扮演乞丐呀,國王呀。孩子們簡直樂瘋了,一個個迫不及待地往裡鑽,直到把屋子撐破。楊一凡也在這其中。老師和她自己都早已忘了她曾是站在拐角裡目光發呆的那個孩子。
雨過花開
表演完了,我讓孩子們把這個故事用連環畫的形式畫出來。剛說完,楊一帆一下聽明白了!她忽地跑回自己的座位,拿起紙分成格,開始畫了:第一幅,畫了一間小屋,屋子跟前有一個很小的螞蟻人……這麼大點的孩子正是〃螞蟻人〃時期,畫的人全像螞蟻,兩個小圓圈上面長著兩根小觸角,小得幾乎看不見,只有常常接觸兒童畫的人才能注意到。第二幅,還是那座小屋,但是小螞蟻人不見了;第三幅,還是那座屋子,小螞蟻人又在房子外面;第四幅,房子外面開了一朵好大好大的花。我看了,幸福得不得了……
她畫的什麼意思?第一幅,〃三顆紐扣〃在造房子;第二幅,下雨了,〃三顆紐扣〃進了自己的房子;第三幅,別人來敲門;第四幅,雨過天晴,花也開了。
這就是說,孩子畫畫的興趣不但被激發起來了,不僅思維開啟了,更重要的是,她作為人的那顆〃心〃被啟用了,美好的、詩意的品質就像清泉一樣,從她的心裡流淌出來了。她因此而幸福著,不再關注自己的畫是否能讓媽媽喜歡,也不再顧得上顏料是否弄髒了衣服。
此花非彼花
可是楊一帆爸爸來接孩子,一看畫,臉拉下來了,說:李老師,我的孩子來這裡是為了學習新東西的,可是一個多月了,也沒見你教她什麼。在家裡,她畫了半年的房子和花,在這裡,畫的還是房子和花!
§虹§橋§書§吧§BOOK。
第3節:一、做天使,不做上帝(3)
我聽了非常吃驚,我說請你看看你孩子以前畫的畫,她那些房子和花與現在畫的房子和花一樣嗎?以前她畫的只是一些程式化的符號,從那裡面她不能獲得任何心靈的觸動,而現在她畫的是她內心的情感和她想要表達的語言。你看到的房子和花是她為了表達自己而創造出來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這就是藝術的本質。孩子的心靈被啟用了,難道你看不出來?
他依舊虎著臉,不願意再往下聽,拉起孩子就走了。
再下一次孩子的媽媽送孩子來,我讓她坐在我的對面,拿出一張紙,邊畫邊給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