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抄課文了,一想起就噁心,就想吐。老師一不滿意了就讓我們抄課文,發現桌子裡有一點碎紙片就罰抄課文,遲到了也要抄課文,抄不好就不收,還得重抄。我太害怕了,有時作業實在寫不完,只好裝病在家裡寫。
我聽了非常難受。我說齊思源,既然功課這樣忙,你就把畫畫停了,這樣還能休息一下。他說老師,千萬別停我的畫畫,我一星期只有這麼一次快樂,要是不畫畫了,活著還有啥意思呢?我問他的考試情況,他說上小學時他是班裡尖子生,所以考上了重點初中。這次期中考試,數學120分的卷子,考了60分;英語,也是120分的卷子,考了90分。我問語文考了多少,他只說很低,但不肯說出具體的分數。我想大概太低了,不好意思說。
齊思源說他早就痛恨學習了。他說:李老師,我的敵人是學習。你聽聽,學習已經成了他的敵人了,這樣的孩子能學好嗎?
這讓我想起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到武漢大學講教育,進教室的時候抱著一隻母雞,聽眾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老先生要幹什麼。只見他不說一句話,把雞放在講桌上,按住雞頭,掰開雞嘴,抓了一把米強行餵給雞吃,無論怎麼餵它也不吃。之後,他放開雞,離開一段距離,那隻雞吃了起來。陶行知這才開始了演講,他說教育跟餵雞一個原理,如果強迫孩子去學,他是不願學的;如果放手,不但願學,還學得很好。
齊思源的媽媽,是我的朋友,所以孩子的情況我非常清楚。在齊思源小學畢業的時候,他的媽媽為了讓他上一個一流的中學使了不少勁。據我的瞭解,有些名聲越響的學校或許對孩子的發展越不利,儘可能不要讓孩子上那種學校。
摧殘,還是拯救
我們這裡有個樣板幼兒園,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想把孩子往那兒送。但是,我們發現,凡是那個幼兒園裡來我們中心學畫的孩子,不用說明我就能認出來。我常常對新來的家長說:你的孩子是在某某幼兒園上學。家長嚇了一跳,說你是怎麼知道的?我說凡是目光呆滯、縮手縮腳、膽小如鼠、看上去缺少情感與靈氣的孩子,十有八九是從那家幼兒園來的。
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幼兒園,據說,在孩子剛入園的時候是一對一的教育,家長們都認為一個老師看一個孩子肯定把孩子照顧得很好,於是想辦法把孩子送到這個園裡。但是我們發現從這個園裡來的孩子都極其害怕上課,只要看到老師試圖帶小朋友一起去做什麼,就會盡一切可能地逃脫。如果孩子是上學前班之後才轉來的,就會發現這些孩子已經非常地厭學了。
有一次,我發現一個新來的女孩,就是從那家幼兒園來的,也就5歲大一點,她的凳子下面有一灘水。我說怎麼回事?今天我們沒畫水粉畫呀,為什麼凳子底下有一灘水呢?那孩子不吭聲,照樣努力地畫畫。我蹲下,想看個究竟,這一看把我嚇了一跳。原來,那是她尿的尿!一摸褲子,水淋淋的,連毛褲都溼透了。一個孩子尿急了都不敢對老師說一聲,尿了褲子還要強作沒事兒似的,還在努力地畫畫,臉上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
有的幼兒園讓孩子統一時間上廁所。幾歲大點的孩子,以他們的控制能力,能不能按著鐘點上廁所呢?
我很難受,趕緊讓一個老師到街上買來褲子給孩子換上。到了放學的時候,家長來接,一看孩子換了褲子,問怎麼回事,我大致說了一下情況,家長臉就陰了下來。我把他推出門外,對他說:你的孩子已經很難受了,你不但不安慰,反倒雪上加霜,你這是愛孩子嗎?
我們常看到小學生自殺身亡的報道,小孩子正是無憂無慮的年齡,他們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為什麼會選擇自殺呢?
教育是幹什麼的?教育,首先是讓人成為人的,是提升人、拯救人的,其次是增長智慧、傳達知識的。但是,現在的一些教育,到底是摧殘呢?還是拯救?
。←虹←橋書←吧←
第17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6)
我讀過那本介紹李聖珍老師的《每個父母都能成功》的書。我認為那不是一本書,是一幅中國孩子的〃地獄圖〃。人說苦海無邊,看了那本書,才知道什麼是苦海無邊了。李聖珍老師呢,就像一個菩薩,在孩子的地獄裡、苦海里拼命地救,救苦救難……
3?每一個孩子都是〃龍〃
每個人都以與別人完全不同的特質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所以人和人之間沒有可比性,就每個人的特徵來說,都是他那個特徵區域裡的優勝者。從以往的〃望子成龍〃這個詞來看,首先望子成龍的人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