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之初,由於想象力空乏,還可以用演戲的方式把故事表演出來,演完了再畫。這就涉及觀察,而不僅僅是思維。
虹←橋書←吧←BOOK。←
第67節:四、怎樣讓孩子使用形象思維時獲得幸福感(3)
用故事作為平臺還有個好處,因為形象思維的培養用連環畫的形式效果最好,只有連環畫具有將故事、形象一幕幕展開的可能。這樣,就涉及連環畫概念的輸入,怎樣使孩子畫這個連環畫。如果這一點做不好,你就會發現孩子畫的畫只是一個簡單的場面,卻給你講出長長的故事,這個小熊怎麼怎麼,先去找它的媽媽,再去找它的奶奶,然後到森林裡玩,碰見了一隻大灰狼,趕緊藏起來,又碰見一位小姑娘,小姑娘很喜歡它,跟它玩了一通……只畫了其中的一個情景,可他以為全畫出來了,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說到連環畫,並不是都要一張紙分成四個或者八個格子,有時候也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發揮。有一次,我講了一個狐狸的故事,狐狸去偷吃雞蛋,不但沒偷上,反而被雞媽媽用火點著了尾巴,燒得一路瘋跑,跑到麥田裡點燃麥子。
有個女孩特別可愛,她畫了一所房子,一個村民,一隻抱窩的老母雞,還有幾個雞蛋。旁邊畫著幾隻狐狸,一隻在大樹後面,舌頭伸得老長,那隻狐狸你要是不注意根本不知道那就是狐狸,因為它的舌頭太大太長了,舌頭上方直接就是兩隻亮晶晶的眼睛。從這裡面你可以發現兒童意識裡所獨有的東西,只注意到狐狸的那個饞勁,而忘了表現其他。
另一隻狐狸在跑,尾巴上燃著長長的火苗。還有一隻,準備偷蛋,神情怪怪的……這個女孩把所有的情節全部集中到一幅畫面裡了,這樣可不可以?可以。敦煌壁畫就是這樣,這邊釋迦牟尼正在捨身飼虎,那邊已經成佛了,給弟子講法傳道。這種形式也很美,完全可以用的。
也有孩子是以卡通形式來表現的,畫面亂亂的,中間是一個人群場面,拐角上一張單獨的嘴巴啊地大喊,那個〃啊〃字也被寫進畫面,最下面,一排拳頭舉著。這是把一個場景分解了,畫成分隔的畫面。
除了故事之外,還可以有許多方式,比如音樂的方式,一段敘事性音樂,像柏遼滋的《幻想交響曲》:愛上一個姑娘,痛苦得不行,吃了一種藥打算自殺,沒有死成,還產生種種幻覺……與心愛的姑娘在豪華的晚會上翩翩起舞,你甚至能看見姑娘婀娜多姿的身影;接著是田野美景,白雲從地平線上升起,牧笛聲聲,雷聲陣陣,詩情畫意,平靜之中,心愛姑娘的影子猶如一道巨大的陰影從天空掠過……孩子們聽得如醉如痴,心中喚起鮮明的形象,畫出的作品甚至比故事的效果還要好。
2?把形象思維變成表達的語言
只有生動的講述才能讓孩子的腦海裡浮現活靈活現的形象,能將他們的心靈吸收到講述中來。這就像按了電腦鍵盤,使他們進入你的程式。這也是美的薰染。每一次這樣的薰染都能使孩子融入美的情感之中,直到自身成為美。
接下來,孩子要做的事是,把那根形象思維的鏈條變成表達的語言,這個語言可以是音樂,可以是舞蹈,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繪畫。
紅頭髮的安妮
我講一個用故事培養孩子形象思維能力的例子,故事名叫《紅頭髮的安妮》,小主人公安妮長著一頭火紅火紅的頭髮,只要一出門,就會有人喊:瞧,她的頭髮多麼像胡蘿蔔色呀!她分不清別人這樣說是讚揚呢還是嘲笑,就認定是嘲笑了,所以就對自己的頭髮感到羞恥。
書中有個格林小姐,因為沒有孩子,說好了從外地收養一個漂亮的男孩,由一位貴夫人帶到火車站,再由格林小姐的哥哥格林先生去接。但是,當格林先生趕到時,卻怎麼也找不到那位貴夫人。
找呀找,突然,格林先生髮現一棵開滿粉紅色鮮花的櫻桃樹下坐著一個身材瘦弱、嘴巴奇大、臉上還有雀斑、長著一頭胡蘿蔔顏色頭髮、穿著硬橛橛呢子斗篷的小女孩。因為車站裡再沒有其他人了,格林先生只好朝小女孩走過去。隨著走近,他發現小女孩眼睛在不斷變換顏色,一會兒灰色、一會兒藍色、一會兒又是棕色。顏色的變幻與坐在樹下的情景交織在一起,使格林先生覺得非常神秘。
虹橋門戶網。
第68節:四、怎樣讓孩子使用形象思維時獲得幸福感(4)
格林先生問小女孩看沒看見一位領著孩子的貴夫人?女孩說:我就是被貴夫人放在這裡等一位先生來接的。格林先生心想肯定是弄錯了,但沒有辦法,只好把安妮接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