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態。
領導者要善於激發對話和辯論。紐柯鋼鐵公司前CEO肯?艾弗森是“第五級領導者”中的一位。艾弗森讓正確的人上車之後,組織了一系列的總經理會議,自己在會議上充當辯論的主持人。他說,“有時候,會議非常激烈,人們甚至會向桌子對面的人衝過去……人們大喊大叫。他們揮動手臂,拍打桌子,臉紅脖子粗,血脈賁張。” 這樣的討論並非走過場,而是為了尋找最佳答案而進行的真正的辯論。透過這樣的辯論,紐柯的戰略清晰起來。
領導者要系統思考,從整體上看待問題和複雜的現實。聖吉指出,在處理複雜問題時,缺乏系統思考的積極行動並不可取。行動太快,往往事前沒有看到行動會帶來的系統性的後果,採取的行動往往也不是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問題的解決方案既有“根本解”,也有“症狀解”。症狀解能迅速解決問題的症狀,但只有暫時的作用,而且往往有加深問題的副作用,使問題更難得到根本解決。“根本解”是根本的解決方式,但效果往往要較長時間才能體現出來。只有透過系統思考,看到問題的整體,才能發現根本解。
領導者不但要思考問題的本質,還要思考群眾對問題本質的認識程度。跟聖吉強調分清症狀解和根本解類似,海菲茲強調分清技術性問題和適應性問題。真正的挑戰,也就是適應性挑戰,往往不是浮在表面的問題。海菲茲還更進一步地指出,要區分成熟的問題和不成熟的問題。成熟的問題已經吸引注意力,產生緊迫感,需要做的是把大家的注意力專注在問題的適應性挑戰的方面。非成熟的問題只是引起了少數人的注意,需要做的是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思考能力還包括創造力,即本尼斯及其合著者指出的“面對一個問題或者危機,能夠發現一堆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案的能力”。這種創造力,建立在對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包容之上,即看到一個事物中多方面的包括互相對立的因素,容忍許多不同的包括不成熟的解決方案的同時存在和發展。
修煉五:講述並體現故事
研究領導力的學者越來越重視故事的作用。科特發現:“大腦喜歡故事。大腦不是為PPT幻燈片而造,尤其是對於那些涉及我們情感的事物。”“故事長駐大腦,因此帶來變化,或者說有機會影響行為。”所以,科特提倡使用故事來發動變革。為了傳播自己關於變革領導力的思想,科特還跟人合著了一個企鵝搬家的寓言故事《冰山在融化》。。 最好的txt下載網
導論:在大師指引下沉思領導力(10)
蒂奇更進一步,指出領導者要講故事。領導者不僅要有思想,不僅要能夠傳播自己的思想,而且還要把這些內容編織成人們可以理解、可以認同、可以傳誦的故事。蒂奇說:“創作和講述某些種類的戲劇化的故事的能力不僅是一種有用的工具,而是成為一流的成功領導者的先決條件。”
受到加德納的啟發,蒂奇提出了成功的領導者講述三種故事:“我是誰”的故事、“我們是誰”的故事和“我們向何處去”的故事。領導者用“我是誰”的故事告訴界定自己的價值觀,給自己的思想注入感染力和權威性,並且和追隨者建立起信任和情感的紐帶。領導者用“我們是誰”的故事界定組織的價值觀,指引和激勵員工。領導者用“我們向何處去”的故事指引願景,界定組織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路徑。
加德納再進一步,其整個領導力思想體系是圍繞“領導者講故事”的核心而建立的。加德納認為故事是一種基本的人類認知形式,創作和講述故事則是領導者這個行當的基本技能。故事的重要性在於它同時打動人類心智的兩大方面:理智和情感。故事通常具有這樣的特徵:一個令人同情的主人公,提出的計劃和目標,一個必須解決的危機的出現,聽眾的緊張感的最初建立和最終釋放,或者一個獨特的敘事聲音。
加德納指出,領導者有兩個挑戰。第一個挑戰是創作出能夠吸引人們注意力的故事。如果故事過於熟悉,就只會消失在人們頭腦中已經大量擁有的故事中。如果故事過於陌生、奇異、古怪,人們又難以抓住不放。第二個挑戰是領導者在他的生活中和行為方式中體現其講述的故事。如果你講的是一個故事,在自己的生活中過的卻是非常不同的另一個故事,那麼這個故事不會產生太大力量。
如果能夠以戲劇性地方式體現故事,那就把自己變成了故事。科特喜歡講這樣一個故事:在IBM的一次會議上,郭士納讓人關掉投影儀,只是口頭彙報。這件事變成了一個故事,在IBM不脛而走,推動了IBM消除官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