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本尼斯用來支援這些領導人擁有右腦品質的例項,包括以下方面的例子:
? 預見變化,改變組織;
? 追隨在願景引導下的直覺;
? 在自己的周圍聚集跟自己很不相同的團隊成員;
? 跟隨直覺而非市場調查推出新產品;
? 招聘人才時注重想象力、韌性等軟性因素;
? 為機遇做好準備,相信運氣等於準備加上機遇。
表達你自己
由淺入深,本尼斯介紹了表達自己的許多方式。
一,反思和解答。“反思是領導者從過去中學習的主要方式。”實際上,本尼斯說,“反思也許是我們學習的關鍵方式。”以下這些都是反思的方式:回頭看,回頭想,做夢,寫日記,說出來,看上週的比賽,徵求意見,閉關靜修,甚至於講笑話——因為“透過笑話這種方式,可以理解和接受曾經發生的事情”。反思是有意識的學習。透過反思,我們發現真相,懂得過去的經歷的意義,並因此對經驗有了一個解答:你應該採取什麼行動。
二,眼界和觀點。對經驗進行反思,並對內心的衝突有了一個解答之後,你就開始發展出你自己的眼界。本尼斯說:“領導者必須擅長的事情之一就是眼界。”本尼斯說,眼界就是你看待事物時的具體的參照框架。但是,他又說,眼界也是觀點。“沒有眼界和觀點的領導力不是領導力——當然,它必須是你自己的眼界,你自己的觀點。你不能借用觀點,就相你不能借用別人的眼睛一樣。”。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一章 領導者做正確的事(12)
三,測試。你想要什麼?這是我們面對的最基本的人生問題。而最基本的回答,本尼斯說,當然是你想要充分表達自己。那麼,你怎樣才能最好地表達自己呢?本尼斯提出了以下的測試。
? 第一個測試是認識你想要什麼,以及認識你的能力,並且認識到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 第二個測試是認識什麼給予你動力,以及什麼給予你滿足,並且認識到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 第三個測試是認識你的價值觀和優先關心的事物,以及認識你的組織的價值觀和優先關心的事物,並且認識到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 第四個測試是在認識到前面三個差距之後,你是否能夠,而且是否願意來克服這些差距?
四,渴望。渴望不同於動力,其間的差別就如同表達你自己和證明你自己之間的差別。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受到激勵以表達自己,而沒有壓力要證明自己。但是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如果只有動力,我們就容易陷入證明自己的危險的陷阱。與渴望結合的動力才是健康、建設性的。本尼斯說的渴望,是與目的和願景想聯絡的對人生的激情。
五,精通。本尼斯在這裡強調的精通是指勝任力:“領導者不只是在實踐一門職業或者專業。他們精通此道。”精通對於領導者來說是必需的,同時,領導者也很享受這一過程。
六,戰略性思考。在引用了“除非你是帶隊的狗,不然景色永遠不變”這樣一句諺語之後,本尼斯指出,對於領導者來說,景色永遠在變。因此,領導者需要進行有創意的戰略性思考。戰略性思考有這樣幾個基本步驟:
? 第一步,不管你是在為一本小說還是企業重組做計劃,你都要知道你的終點在哪裡。
? 第二步,你描繪出具體路線,製成一份地圖,標出可能的陷阱以及好處。
? 第三步,你客觀地考察這份地圖,找出其中的軟肋,並消除或者修正它們。
? 最後一步,做完以上各步之後,你就可以上路了。
七,綜合。最後,領導者為了有效行動,會把各種表達方式組合在一起。本尼斯指出,許多人進入成年之後就停止了成長,失去了孩童時期所特有的創造性思考。而領導者則持續成長,重新獲得創造力,而且獲得更多地理解世界的方式,比如辯證思考,因此領導者不是把自己看做獨奏家,而是看做協作者。
本尼斯這樣總結:
1。 反思引向解答。
2。 解答引向眼界。
3。 眼界引向觀點。
4。 觀點引向測試。
5。 測試引向渴望。
6。 渴望引向精通。
7。 精通引向戰略性思考。
8。 戰略性思考引向完整的自我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