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本傑明·斯巴克認為,兒童出生數月後,開始熱愛和信賴經常照看自己的人,把這個人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僅僅半歲的嬰兒,也會因為照顧自己的人突然離去,而喪失對其他人還有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沒有笑臉,也沒有食慾,精神上會受到嚴重的壓抑。等到兒童長大###後,他的處世樂觀還是悲觀,待人熱情還是冷漠,為人信任還是多疑,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幼兒時主要負責照看他們的那個人的態度。
即使這些顧慮都不存在,單為了親眼見證孩子一天天的成長,麗文也要自己帶孩子。在這個問題上麗文幾乎沒猶豫過。
妞妞爸爸到大連半年後,麗文從單位辦了留職停薪,開始了和先生一起走南闖北的日子。好幾年穩定不下來,工作一直也很忙累。但他們始終把妞妞帶在身邊,沒讓孩子離開一天。
怎能隨意“調遣”孩子
麗文認為,並非整個過程讓他們覺得多麼不容易,多麼苦多麼累。恰恰相反,“艱苦”的時間很短,很快過去。孩子實際上是越來越好帶。在父母的親自養育下,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兩方面都發育得很健康,妞妞身上沒有任何讓他們頭痛的、難以解決的毛病。包括飲食起居等方方面面,兩個人都一直感覺既簡單又順手。這方面的輕鬆,孩子越大越顯現出來。他們甚至發自內心地有一種遺憾——孩子怎麼長得那麼快,還沒玩夠,就突然間長大了!
周圍的一些人看見他們似乎從來不為孩子操心,孩子卻成績好,又懂事,覺得他們這樣做家長確實是很輕鬆,就羨慕麗文的命好。
相對比麗文的做法,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家長,當孩子幼小的時候,他們對孩子何等怠慢。有的媽媽一心撲在工作上,有的爸爸忙著喝酒應酬,有的媽媽整天沉迷在麻將桌上。有的媽媽,僅僅是出於對婆婆公公給妯娌看孩子的嫉妒,就硬要把自己已經三四歲的孩子也送給住在老家的婆婆。這樣的父母,孩子小時候,他們不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到孩子大了,有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才對自己的孩子抱怨連連,感嘆自己命苦。
工作怎能成為不帶孩子的藉口(3)
兒童是一張白紙,家長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兩撥千金的功效;這個“付出”是天下最划算的“投資”。如果把這件事做反了,在孩子小時候不注意,不把教育孩子當回事,等孩子長大了,不知會有多少麻煩。有誰能把一張塗畫亂的紙擦乾淨呢?
我曾經在一份青年報上看到一件事,有一個大學女孩,在學校和同學們發生口角,就從大學退學,離家出走,四五年竟然杳無音訊。父母刊登了很多尋人啟事,親戚們多次外出尋找未果,至今仍不知其所在。女孩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女孩出生後,父母都忙於自己的事業,就把女兒放到外地的奶奶家,直到六歲時才接到他們身邊。可以想象,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離開父母就已經是非正常操作;當她的真正撫養人變成奶奶時,卻又在六歲這個已形成較穩定感情的年齡,讓她一下離奶奶很遠,進入一個新的陌生環境。
當父母只是按自己的需要調遣孩子時,他們何曾想到這不是一株植物或一個小動物,是個具有豐富思想感情的人,他們哪裡能想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落下怎樣的心理創傷?
從報道的字裡行間看出,父母在後來和女兒的相處中,缺少親情交流,缺少溝通上的和諧,孩子和父母間有嚴重隔閡。女兒的心情一直是痛苦的,父母也為此痛苦。女兒決絕地離開家庭,寧可讓自己變成“孤兒”;當女孩的父母年邁時,才可能意識到他們永遠失去了女兒。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啊!
多年來,“送養式”的撫養方式並未引起廣泛的質疑。把孩子委託給一個可靠的人,自己專心投入工作,這種“生”與“養”的分離不但沒有受到批評,反而成為一些人,特別是工作上取得某種成就的人得到讚美的理由與證明。
近年來,隨著“70後”、“80後”為人父母時代的到來,以及城市化程序中大批農村務工人員進入城市,生而不養似乎成為一種主流現象。
每當###利益與兒童利益發生衝突時,###總是選擇的主動者,是強勢方;孩子總是選擇的被動方,是弱勢方,所以做出犧牲和讓步的總是孩子。
把養育孩子的責任推出去,這種教養方式對兒童的損害不會立即呈現,但孩子不會白白做出犧牲和讓步,任何不良的成長過程都會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痕跡,成為日後影響他們生命質量的一個“病灶”,同時也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