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一個故事是說一位英國水手第一次來到荷蘭,他不知道荷蘭國內正在掀起起鬱金香投機潮。水手因賣力地工作得到了船主的獎賞,離船時他順手拿了一朵名為“永遠的奧古斯都”的鬱金香球莖。那朵球莖是船主花了3 000金幣,(約合現在3到5萬美元)從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買來的。當船主發現鬱金香丟失時,便去找那位水手,並在一家餐廳裡找到了他,卻發現水手正在頗為享受的就著燻腓魚和球莖一起嚼著吃。
原來,這個水手根本不知道什麼鬱金香球莖,他以為這是洋蔥,應該作為鯡魚的佐料一塊兒吃。這個球莖的主人將水手告上法院,法院的法官還算比較清醒,判水手無罪。但在那個法制觀念並不那麼強的時代,這個球莖的主人一怒之下竟然將這個水手私自囚禁了十年!
第二個故事是說海牙有一個鞋匠,在一小塊種植園上培育出了一株罕見的“黑色”鬱金香。訊息傳開後,一夥來自哈勒姆的種植者拜訪了他,說服他把花賣給他們。最後,鞋匠以1 500荷蘭盾的高價把自己的寶貝賣給了他們,沒想到,買家中有一個人立即把黑色鬱金香摔到地上,用腳將其踩成一灘爛泥。鞋匠驚呆了。買家們卻輕鬆地解釋說,他們也培育出了一隻黑色鬱金香,為了確保自己的花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情願付出一切代價,若有必要,上萬荷蘭盾也在所不惜。
鬱金香泡沫的崩潰
任何東西的價格都會向它的實際價值迴歸,任何泡沫都會最終破滅。鬱金香泡沫也毫不例外。具體是什麼事件成為它破滅的導火索,歷史上缺乏明確的記載。但這並不重要,因為它的災難性後果在鬱金香價格瘋狂上漲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總之,就是有那麼一天,這個市場上的“傻瓜”名額終於用完,手上持有合同的人發現自己光榮的成為最後一批傻瓜。於是,“尋找傻瓜”的遊戲宣佈結束,泡沫破滅,經濟崩潰。
一種合理的推論是:到了1637年2月,倒買倒賣的人逐漸意識到鬱金香交貨的時間就快要到了。一旦把鬱金香的球莖種到地裡,也就很難再轉手買賣了。但這些人對持有球莖本身毫無興趣,對於用球莖培養鬱金香更是一無所知,於是開始大量拋售手裡的合同。
在巨大的拋售壓力下,價格開始下降。這導致人們進一步喪失對鬱金香市場的信心,更多的人開始清醒過來,跟風拋售。持有鬱金香合同的人迫不及待地要脫手。價格越是下跌,大家越是害怕。越漲越買變成了越跌越賣。貪婪的的心理發生逆轉,變成了對失去財富的恐慌。而歷史也一再證明:人類在恐慌的時候,會比貪婪的時候更加缺乏理智――這也是為什麼泡沫破滅的速度總是會比泡沫形成的速度更快的重要原因。
。▲虹▲QIAO書吧▲
第15節:第二章 第一滴血:荷蘭鬱金香投機熱潮的啟示(6)
這時的鬱金香簡直成了燙手的山芋,無人再敢接手。球莖的價格也猶如斷崖上滾落的巨石,一瀉千里,暴跌不止。荷蘭政府發出宣告,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勸告市民停止拋售,並試圖以合同價格的10%來了結所有的合同,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一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平均已經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種的鬱金香更是幾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隻洋蔥的售價。
泡沫面前,人人平等。富人和窮人都可以利用它賺錢,它在崩潰的時候也同時洗劫富人和窮人。一夜之間,不知多少人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富有的商人變成了乞丐,一些大貴族也陷入無法挽救的破產境地。當然,最後的痛苦,絕大部分還是要由窮人來承擔。因為富人損失90%,剩下的10%仍然可以維持生活。即使徹底破產,他也有希望利用原來的生意和人際關係重新振作。而底層人民損失90%的財富,則將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鬱金香泡沫的高峰期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月。由於當時的交易非常混亂,許多鬱金香合同在短時間內已經多次轉手買賣,尚未交割完畢,最後一個持有鬱金香合同的人開始向前面一個賣主追討貨款;這個人又向前面的人索債。荷蘭的鬱金香市場從昔日的景氣場面頓時間變成了悽風苦雨和逼債逃債的地獄。
1637年2月24日,主要的花商們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開會決定,在1636年12月以前簽訂的鬱金香合同必須交貨,而在此之後簽訂的合同,買主有權少付 10%的貨款。這個決定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了鬱金香市場的混亂。買主和賣主的關係糾纏不清。荷蘭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預,拒絕批准這個提議。
1637年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