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頁)
就又要做出類似當年那樣的事。
“灼兒……你可還記得你舅舅?”
想來想去,方氏忍不住開口問道。在她想來,要想女兒以後過得好,最好莫過於親上加親,兩家是親戚,侄兒總不會對女兒不好的,即使吵了嘴,也要顧念親情。
華灼一口粥嗆在喉嚨裡,好險沒噴出來,連忙用手捂住嘴巴,強忍了半天,終於把粥又咽回喉嚨裡,然後才驚詫道:“娘,你為何突然提起舅舅?”
那樣無恥貪婪的親戚,她是死也不會忘記的。
方氏不知華灼心思,她自嫁到華家以後,除了三朝回過一次門,此後就一直跟著華頊在任上,因路途遙遠,除了書信往來,便再也沒有回過孃家,只有當年灼兒出生的時候,爹孃大老遠地帶著兄長過來看了她一回,還小住了一個多月,可惜那時灼兒還太小,不會記得自己是見過外公外婆和舅舅的,此時見華灼還記得有一個舅舅,倒是挺開心的。
“娘是想,你長這麼大,也不曾見過舅舅舅母,還有幾個表兄表姐,心裡打算著,是不是請你幾個表兄表姐過來玩玩,也讓你們親戚見見面。”
其實方氏更想讓華頊見一見自己的侄兒,證明她的侄兒一定是配得上女兒的。
華灼臉色一變,母親果然是有將她許給表兄的意思,不行,絕對不行,她正要一口回絕,話到嘴邊,卻又縮了回去,再說出來,卻是另一番話。
“都是親戚,理應接過來,也讓女兒認一認人,只是青州路遠,怕要辛苦表兄表姐們了。”
如果直接回絕,只怕徒惹母親不高興,更無法讓母親知道,她的兄長一家都是什麼樣的德性,還不如把人接過來,小住一陣子,到那時,她有的是法子讓這些人露出真面目,母親雖可能會傷心一時,但總比一直把舅家當好人,硬將她許給那個令人深惡痛絕的三表兄的好。
最好從此斷絕來往,才真正稱了她的心意。
方氏見女兒並不排斥舅家的人來,頓時心中更加歡喜,一會兒讓華灼回了秀閣,她便將劉嬤嬤叫了來,商議這事兒。
劉嬤嬤也是人老成精,一聽方氏想把舅家的幾個孩兒接過來小住,便知道她在做什麼打算,當年老爺迎娶夫人,到方家下聘時,她也是做為長者跟過去的,當時的方老爺、方夫人倒是極和善的人兒,樂善好施,在青州一帶,名聲極好,可是方家的那個獨生兒子,卻叫她看不過眼,華家人呈上聘禮的時候,那個方少爺左一個這件太差,右一個那件沒品味,又拿了華頊自己畫的一副畫兒,說是什麼破爛玩意兒,也好意思拿來下聘,實是個上不了檯面的人物。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位方少爺自小養在方家太夫人的膝下,寵溺慣了,怕是天上的星星也是願意摘下來給他的,偏生方家當時並非大富之家,只是祖上有些蔭恩,方家的曾老爺有個列侯的爵位,雖然只襲了一代,但好歹也算個清貴世家,祖上留下的蔭恩,讓方家人補了些不大不小沒有什麼實權的虛銜,每年領些俸祿,哪裡夠花銷,方老爺常年佈施,便去了一半的俸祿,剩下的養活一大家子,雖不富裕奢華,但也吃穿不愁,溫飽有餘,只是經不住這位方少爺的大手大腳,便有些拙襟見肘,還是華家下的聘禮足夠豐厚,才供了方家這些年不曾敗落。
更讓劉嬤嬤瞧不起的是,因夫人方氏的嫁妝田都在青州,因此託給了孃家代管,方老爺、方夫人還在世的時候,一年七、八百兩的田租收成總是有的,等到他們先後故去,那田租便一年比一年少,到今年年頭上,才只送來了二百兩,說是去年青州那裡風不調,雨不順,收成不好,偏夫人還信了,劉嬤嬤後來私下尋了位青州來的布商,打聽了青州去年的年景,那布商說,去年託天公的福,年成極好,糧米大豐收,比往年還漲了一、二成呢。
第六十六章 設宴接風
其實方氏對兄長貪財的性子,也是不是不知道,只是一來,她在閨中的時候,哥哥雖然花錢大手大腳,但也還不算過分,二來嫁到華家這麼多年,也沒有能回孃家看一眼,在方氏心中,總認為父母過世,哥哥當家,曉得了當家的難處,也該學會收斂,不會再那樣揮霍了,三來多年不見親人,心中難免要美化一下孃家人,只肯往好處想,是絕不會往壞處想的。
至於田租一年比一年少的事,方氏心中有數,但想一年也不過那麼幾百兩銀子,華家又不缺這點錢用,全當她補貼了孃家,老爺都不說什麼,自然是預設了,也就沒當一回事。
眼見夫人已經拿定了主意,劉嬤嬤也不好勸阻,只得接過方氏寫好的書信,出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