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一浪地高漲,有人這樣說房產投資把整個的房價炒上來,從而託高了整個房地產市場。這種說法不太準確,其實真正推動房價暴升的,是投機行為而不是投資行為。
投機追求的短時間貨幣的增值,投入一萬塊錢在最短的時間裡,希望它翻5倍、10倍甚至100倍。比如“炒樓花”。這是香港樓市傳過來的玩法。“炒樓花”具體怎麼弄呢?就是在房子還沒有交付,或者房子甚至沒有出地面的時候,買一個房號,或者只是買一個選擇權,就可加價對外出售。這樣“炒樓花”,短時間投入的資金幾萬元,十幾萬元,操作週期很短,也許瞬間會翻好幾倍。
這些情況在前幾年確實有。深圳非常靠近香港,上海是有很多外籍人士或者臺灣的人在投資,他們相對選擇的都是短期的炒作,上海和深圳兩地的房地產投機比較嚴重。2007年底的深圳,有很多人搶購房子,堵著售樓處的門,交了定金之後立馬將房子加價,掛牌出售。結果導致深圳、上海的房價波動得很大。而在北京,確實有一些人投資房地產,他們有一個比較典型的特徵是,很少做短線,大多數的人會選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有,在沒有什麼急用錢的情況下,這套房產會一直持有。尤其一些中心商業區的商鋪,大概在20年以後會找人管理。
所以,真正的房地產投資其目的不是為了迅速獲得暴利,而是希望投入到這套房子的錢的實際購買力在3年、5年、甚至10年以後還能維持,並平穩增長。故房地產的投資是一箇中長期持有的策略。
這一輪的房地產的價格上漲,始於2003年。那時候買入物業,到現在還是獲利豐厚的。到了2004年底、2005年初,政府為了遏制房地產市場過熱,開始加一些印花稅之類的稅項,房產投機風險從開始的幾乎為零,變得越來越大。2004年到2008年,國家出臺很多新的稅費,讓投機者持有房產的成本越來越大。
房價走到今天的高點,與一般人的購買力產生了距離。相比較而言,美國的房價好像很便宜,一套幾百平方米的別墅,可能20萬或30萬人民幣就可以買下來。但是折算一下收入,可用於建築的國土面積、人口比例,就知道,在中國、尤其是北京等大城市裡,根本沒有那麼多土地可用於蓋那麼的房子。隨著城市化程序加快。中國在未來的15年左右,大概還需要新增200座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這個城市化的過程,將促進更多農業人口進入城市,成為城市的居民,而他們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大概就是居住。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節 房地產要投資,不要投機(2)
無論是租還是買,住房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你的一生需要幾套房
關於是租房好還是買房好的爭論很多。
擁有自住物業並不是這輩子一定要做的事,租房子居住也是正常的狀態。買不買房,也完全是私人的事,一切取決於個人對形勢的判斷,取決於個人傾向的機會成本,有人認為房價已經到了高點可以出手了,有人認為將房產變現投資股市將獲利更多,這都由個人性格判斷決定。
人一生到底會買幾次房?中國商品房市場發展的時間太短,暫時不能有準確的結論。不過,從美國最大的普爾特房地產公司細分的11種客戶中會得到一些啟示。
普爾特的客戶細分如下:首次置業、常年工作流動人士、單人工作丁克家庭、雙人工作丁克家庭、有嬰兒的夫婦、單親家庭、成熟家庭、富足成熟家庭、空巢家庭、大齡單身貴族、活躍長者。因此看出,一個人的一生中,對於住宅的需求,至少會經歷其中的四五個細分階段。可以這麼說,買房置業是一個都市人一生中需多次進行的一項重大消費活動,區別只在於,有人是精心計劃後投資,而有人只是糊里糊塗地入市。
購買自己能夠分期付款負擔的住宅者,不能被稱為房奴,與之相比,長期租房才更像是房奴。因為,租房的人,是為房東打工,永遠沒有從奴轉變為主的機會。其實大多數時候,買一個適合自己財務狀況的物業,除了首付,每個月的還款和個人自己租房的租金,是相差不多的。
有人說,二三十年的還款壓力,只有少數人能輕鬆擺脫,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幾乎透支了一切,結果是做30年的房奴,等到能夠順利擺脫房奴的身份,已經年過半百,只剩下一所房子裡的晚年了。實際情況不會這樣。
按照正常的軌跡,在人的生命週期中,到了40歲到55歲之間就到了收入的高峰,根本用不著30年就會提前還掉所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