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5 頁)
內容:(一)益氣,治諸熱,補不足。〔心·嘉〕
(二)山東多食。服丹石人發熱,食之熱消也。發三十六種冷病氣。八谷之中,最為下
苗。黍乃作酒,此乃作飯,用之殊途。〔嘉〕
(三)不與瓠子同食,令冷病發。發即黍釀汁,飲之即瘥。〔嘉〕
卷下
小麥〈平〉
內容:(一)養肝氣,煮飲服之良。服之止渴。〔嘉·證〕
(二)又云∶面有熱毒者,為多是陳 之色。〔嘉·證〕
(三)又,為磨中石末在內,所以有毒,但杵食之即良。〔證〕
(四)又宜作粉食之,補中益氣,和五臟,調經絡,續氣脈。〔嘉·證〕
(五)又,炒粉一合,和服斷下痢。〔嘉〕
(六)又,性主傷折,和醋蒸之,裹所傷處便定。重者,再蒸裹之,甚良。〔嘉〕
卷下
大麥
內容:(一)久食之,頭髮不白。和針沙、沒石子等染髮黑色。〔嘉〕
(二)暴食之,(亦稍似)令腳弱,為(下氣及)腰腎間氣故也。久服即好,甚宜人。〔心
·嘉〕
(三)熟即益人,帶生即冷,損人。〔嘉〕
卷下
曲
內容:(一)味甘,大暖。療臟腑中風氣,調中下氣,開胃消宿食。主霍亂,心膈氣,痰逆。
除煩,破癥結及補虛,去冷氣,除腸胃中塞、不下食。令人有顏色。六月作者良。陳久者入
藥。用之當炒令香。〔嘉補〕
(二)六畜食米脹欲死者,煮曲汁灌之,立消。落胎,並下鬼胎。〔嘉補〕
(三)又,神曲,使,無毒。能化水谷,宿食,症氣。健脾暖胃。〔嘉補〕
卷下
蕎麥〈寒〉
內容:(一)難消,動熱風。不宜多食。〔心〕
(二)雖動諸病,猶壓丹石。能練五臟滓穢,續精神。其葉可煮作菜食,甚利耳目,下
氣。其 (莖)為灰,洗六畜瘡疥及馬掃蹄至神。〔心 〕
(蕎麥)
(三)味甘平,寒,無毒。實腸胃,益氣力,久食動風,令人頭眩。和豬肉食之,患熱
風,脫人眉須。雖動諸病,猶挫丹石。能煉五臟滓穢,續精神。作飯與丹石人食之,良。其
飯法∶可蒸使氣餾,於烈日中曝,令口開。使舂取人作飯。葉作茹食之,下氣,利耳目。多
食即微洩。燒其穣作灰,淋洗六畜瘡,並驢馬躁蹄。〔嘉補〕
卷下
豆(扁豆)〈微寒〉
內容:(一)主嘔逆,久食頭不白。患冷氣人勿食。〔證〕
(二)療霍亂吐痢不止,末和醋服之,下氣。〔嘉〕
(三)其葉治瘕,和醋煮。理轉筋,葉汁醋服效。〔證〕
(四)又,吐痢後轉筋,生搗葉一把,以少酢浸,取汁服之,立瘥。〔嘉〕
(五)其豆如綠豆,餅食亦可。〔嘉〕
卷下
豉
內容:(一)能治久盜汗患者,以二升微炒令香,清酒三升漬。滿三日取汁,冷暖任人服之,
不差,更作三兩劑即止。〔嘉〕
(二)陝府豉汁甚勝於常豉。以大豆為黃蒸,每一斗加鹽四升,椒四兩,春三日,夏二
日,冬五日即成。半熟,加生薑五兩,既潔且精,勝埋於馬糞中。黃蒸,以好豉心代之。〔
證〕
卷下
綠豆(綠豆)〈平〉
內容:(一)諸食法,作餅炙食之佳。〔嘉〕
(二)謹按∶補益,和五臟,安精神,行十二經脈。此最為良。今人食,皆撻去皮,即
有
少擁氣。若愈病,須和皮,故不可去。〔嘉〕
(三)又,研汁煮飲服之,治消渴。〔嘉〕
(四)又,去浮風,益氣力,潤皮肉。可長食之。〔嘉〕
卷下
白豆
內容:平,無毒。補五臟,益中,助十二經脈,調中,暖腸胃。葉∶利五臟,下氣。嫩者可作
菜食。生食之亦妙,可常食。〔嘉補〕
卷下
醋(酢酒)
內容:(一)多食損人胃。消諸毒瓦斯,煞邪毒。能治婦人產後血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