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5 頁)
杵,蒸食之,不飢。〔證〕
(六)《洞神經》又取大麻,日中服子末三升。東行茱萸根 八升,漬之。平旦服之二
升,至夜蟲下。〔證〕
(七)要見鬼者,取生麻子,菖蒲,鬼臼等分杵為丸,彈子大。每朝向日服一丸。服滿
百日即見鬼也。〔證〕
卷下
飴糖
內容:(一)餳糖∶補虛,止渴,健脾胃氣,去留血,補中。白者,以蔓菁汁煮,頓服之。〔嘉〕
(二)主吐血,健脾。凝強者為良。主打損瘀血,熬令焦,和酒服之,能下惡血。〔證〕
(三)又,傷寒大毒嗽,於蔓菁、薤汁中煮一沸,頓服之。〔證〕
卷下
大豆〈平〉
內容:(一)主霍亂吐逆。〔心〕
(二)微寒。主中風腳弱,產後諸疾。若和甘草煮湯飲之,去一切熱毒瓦斯。〔證〕
(三)善治風毒香港腳,煮食之,主心痛,筋攣,膝痛,脹滿。殺烏頭、附子毒。〔證〕
(四)大豆黃屑∶忌豬肉。小兒不得與炒豆食之。若食了,忽食豬肉,必壅氣致死,十
有八九。十歲以上者不畏也。〔證〕
(五)(大豆)卷∶ 長五分者,破婦人惡血,良。〔證〕
(六)大豆∶寒。和飯搗塗一切毒腫。療男女陰腫,以綿裹內之。殺諸藥毒。〔嘉〕
(又,生搗和飲,療一切毒,服、塗之。)〔心〕
(七)謹按∶煮飲服之,去一切毒瓦斯,除胃中熱痺,傷中,淋露,下淋血,散五臟結積
內寒。和桑柴灰汁煮服,下水鼓腹脹。〔心·嘉〕
(八)其豆黃∶主溼痺,膝痛,五臟不足氣,胃氣結積,益氣潤肌膚。末之,收成煉豬
膏為丸,服之能肥健人。〔嘉〕
(九)又,卒失音,生大豆一升,青竹 子四十九枚,長四寸,闊一分,和水煮熟,日
夜二服,瘥。〔嘉〕
(十)又,每食後,淨磨拭,吞雞子大,令人長生。初服時似身重,一年以後,便覺身
輕。又益陽道。〔心·嘉〕
卷下
薏苡仁〈平〉
內容:去幹溼香港腳,大驗。〔嘉〕
卷下
赤小豆
內容:(一)和鯉魚爛煮食之,甚治香港腳及大腹水腫。別有諸治,具在魚條中。散氣,去關節
煩熱。令人心孔開,止小便數。綠、赤者並可食。〔證〕
(二)止痢。暴痢後,氣滿不能食。煮一頓服之即愈。〔心·證〕
(三)(毒腫)末赤小豆和雞子白,薄之,立瘥。〔心〕
(四)(風搔隱疹)∶煮赤小豆,取汁停冷洗之,不過三、四。〔心〕
卷下
青小豆〈寒〉
內容:療熱中,消渴,止痢,下脹滿。〔心〕
卷下
酒
內容:(一)味苦。主百邪毒,行百藥。當酒臥,以扇扇,或中惡風。久飲傷神損壽。〔嘉〕
(二)謹按∶中惡疰杵,熱暖姜酒一碗,服即止。〔嘉〕
(三)又,通脈,養脾氣,扶肝。陶隱居雲∶“大寒凝海,惟酒不冰”。量其熱性故也。
久服之,濃腸胃,化筋。初服之時,甚動氣痢。與百藥相宜。只服丹砂人飲之,即頭痛吐熱
。〔嘉〕
(四)又,服丹石人,胸背急悶熱者,可以大豆一升,熬令汗出,簸去灰塵,投二升酒
中。久時頓服之,少頃即汗出瘥。朝朝服之,甚去一切風。婦人產後諸風,亦可服之。〔嘉
〕
(五)又,熬雞屎如豆淋酒法作,名曰紫酒。卒不語、口偏者,服之甚效。〔嘉〕
(六)昔有人常服春酒,令人肥白矣。〔嘉〕
(七)紫酒∶治角弓風。〔證〕
(八)姜酒∶主偏風中惡。〔證〕
(九)桑椹酒∶補五臟,明耳目。〔證〕
(十)蔥豉酒∶解煩熱,補虛勞。〔證〕
(十一)蜜酒∶療風疹。〔證〕
(十二)地黃,牛膝,虎骨,仙靈脾,通草,大豆,牛蒡,枸杞等,皆可和釀作酒,在
別方。〔證〕
(十三)蒲桃子釀酒,益氣調中,耐飢強志,取藤汁釀酒亦佳。〔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