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5 頁)
,起落無端,大開大合,充滿神奇變幻色彩。斷續無跡,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矛盾的心情。語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諧統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來描摹愁緒的名言,為後世稱頌。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七言古詩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鬥,
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
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
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註解】:
1。莽莽:無邊無際。
2。金山:即阿爾泰山。
3。漢家:這裡實借漢以指唐。
4。五花:駿馬名,馬毛色為五花紋。
5。連錢:馬身上的斑紋。
6。膽懾(she4):因恐懼而心驚膽顫。
7。獻捷:即獻俘。
【賞析】:
岑參之邊塞詩意奇語奇,或清新雋逸,或雄渾壯美。此詩是寫雄奇豪壯的。開首極力渲染環境惡劣、風沙遮天蔽日。接著寫匈奴借草黃馬壯之機入侵,而封將軍不畏天寒地凍、嚴陣以待。最後寫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凱旋而歸。詩雖敘征戰,卻以敘寒冷為主,暗示冒雪征戰之偉功。詩歌頌在環境惡劣的條件下將士們英勇頑強的搏鬥、征服精神。語句豪爽,如風發泉湧,真實動人。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先平後仄,打破了古典詩歌中以偶句為特點的基本形式,而且節奏短促,與緊張的戰鬥生活節奏十分合拍。
�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七言古詩
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
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
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
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徵,
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
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
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
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
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
今見功名勝古人。
【註解】:
1。旌(mao2)頭:髦頭,也即是二十八宿中的昴宿,舊時以為“胡星”。旌頭落,胡人敗亡之兆。
2。渠黎: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在輪臺東南。
3。戍樓:駐防的城樓。
4。平明:黎明,天剛亮的時候。
5。虜塞:敵方要塞。
6。“今見”句:希望封常清的軍功業績勝過古人。
【賞析】:
這首邊塞詩雖題為送行,卻重在西征。希望對方立下不朽的戰功。詩起首六句先寫戰前兩軍對壘的緊張狀態。緊接四句寫白晝出師接仗,然後寫奇寒與犧牲。以敵軍之強襯托唐軍之強,以環境之惡劣、傷亡之重寫勝利來之不易,可謂寫得精警動人,謳歌將士抗敵奮不顧身。末四句照應題目,預祝凱旋,以頌揚作結。全詩一張一弛,抑揚頓挫,結構嚴謹。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七言古詩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
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
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